搜索
首页 《寄洪州杨太博》 南昌为郡好,楼阁沈江湄。

南昌为郡好,楼阁沈江湄。

意思:南昌为郡好,楼阁沈江湄。

出自作者[宋]陈尧佐的《寄洪州杨太博》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南昌为郡好,楼阁沈江湄》,是一首描绘南昌城市风貌和寓言式表达政治理想的诗。 首联“南昌为郡好,楼阁沈江湄”描绘了南昌作为郡城的美丽景象,江边的楼阁在水中沉没,描绘出南昌城依江而建,楼阁耸立,景色壮丽的画面。沈字在这里有描绘出楼阁在水中的倒影,增添了诗的意境。江湄则是指江边,表现出南昌城依江而立的地理特点。 颔联“地暖春生早,山寒日下迟”进一步描绘了南昌的春天气息。地暖春生早,描绘出大地回暖,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山寒日下迟,则描绘出山峦依旧寒冷,太阳下山较晚,表现出季节的交替和早晚的温差。 颈联“讼庭唯鹤立,吟树独僧期”则转向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公正廉洁政治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里用“讼庭唯鹤立”表达出希望官员公正廉洁,司法公正,让百姓无讼的愿望。“吟树独僧期”则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只有僧人会独自在树下吟诗作赋。 尾联“安得通官政,烟霞共一司”直接表达了对公正廉洁政治的渴望,希望南昌的官员能够实行公正的政令,同时也希望能够和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昌城的美景和对公正廉洁政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昌为郡好,楼阁沈江湄。
地暖春生早,山寒日下迟。
讼庭唯鹤立,吟树独僧期。
安得通官政,烟霞共一司。
作者介绍
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枢密使陈尧叟之弟、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之兄。

端拱元年(988年),陈尧佐进士及第,授魏县、中牟县尉。咸平初年,任潮州通判。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陈尧佐去世,年八十二。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

陈尧佐在水利上颇有成就:为防钱塘潮,他提出了“下薪实土法”;为堵黄河在滑州缺口,他发明了“木尤杀水法”;他在汾水两岸筑堤植柳防洪,成为长期造福人民的“柳溪”。陈尧佐也工于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因其书法点画肥重,人称“堆墨书”。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南昌

    读音:拼音:nán chāng 五笔:fmjj

    南昌的解释

    词语分解

    • 南的解释 南 á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姓。 北
  • 楼阁

    读音:lóu gé

    繁体字:樓閣

    英语:pavilion

    意思:(楼阁,楼阁)
    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
      ▶《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垩,雕刻之饰,不可

  • 江湄

    读音:jiāng méi

    繁体字:江湄

    意思:江岸。
      ▶汉·刘向《列仙传•江妃赞》:“灵妃艷逸,时见江湄。”
      ▶宋·杨万里《衢州近城果园》诗:“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
      ▶清·方文《送王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