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留赠畏之》 清时无事奏明光,不遣当关报早霜。

清时无事奏明光,不遣当关报早霜。

意思:清时无事奏明光,不放在关报告早霜。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留赠畏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夜宿云锦,赠朗中》,作者是一位身在异乡的游子,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清时无事奏明光,不遣当关报早霜。”描绘了作者在清平时代没有事情可做,却因为早霜而感到忧虑。这里用“明光”借指朝廷,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忧虑和期待。 颔联“中禁词臣寻引领,
左川归客自回肠。”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作者在京城中,思念着远在故乡的朋友,同时也在思念着故乡的一切。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通过描绘郎中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惊叹于友人的笔墨,欣赏着侍女的吹笙,期待着与友人一同吟咏霓裳羽衣曲。然而,夜已深,郎中却还未归来,作者在等待中感到焦虑和迷茫。最后,他骑马出门,望着夜色中的乌啼,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人生活的描绘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希望的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时无事奏明光,不遣当关报早霜。
中禁词臣寻引领,左川归客自回肠。
郎君下笔惊鹦鹉,侍女吹笙弄凤凰。
空寄大罗天上事,众仙同日咏霓裳。
待得郎来月已低,寒暄不道醉如泥。
五更又欲向何处,骑马出门乌夜啼。
户外重阴黯不开,含羞迎夜复临台。
潇湘浪上有烟景,安得好风吹汝来。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清时

    读音:qīng shí

    繁体字:清時

    意思:(清时,清时)
    清平之时;太平盛世。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勤宣令德,策名清时。”
      ▶张铣注:“清时,谓清平之时。”
      ▶三国·魏·曹操《

  • 明光

    读音:míng guāng

    繁体字:明光

    英语:Minh Quang

    意思:
     1.日光。亦指白日,太阳。
      ▶南朝·宋·鲍照《学刘公干体》诗之五:“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

  • 早霜

    读音:zǎo shuāng

    繁体字:早霜

    英语:first injurious frost

    意思:
     1.霜期之前或霜期之初所降的霜。
      ▶汉·焦赣《易林•需之咸》:“早霜晚雪,伤害禾麦

  • 无事

    读音:wú shì

    繁体字:無事

    意思:(无事,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注:“事谓征伐。”
      ▶《史

  • 奏明

    读音:zòu míng

    繁体字:奏明

    意思:I
    奏陈明白。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乌大人当下便把这话奏明,还声说了一句。”
       ▶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我虽然奏明瞭朝廷,拜你为平章政事,但那样

  • 关报

    读音:guān bào

    繁体字:關報

    英语:report

    意思:(关报,关报)
    用文书通知或报告。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使四路帅臣,自任战守之计,有事干它路者,递相关报,随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