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颂古十七首》 行人不折离亭柳,羌笛空吹落日愁。

行人不折离亭柳,羌笛空吹落日愁。

意思:行人不折离亭柳,羌笛空吹落日愁。

出自作者[宋]释大观的《颂古十七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色和长江的流淌为主线,表达了离别的愁绪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叶脱风高天地秋,长江衮衮只东流”,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叶子在风中飘落,天地间一片秋色。而长江水不停东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生体验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无情、生命短暂的感慨。 “行人不折离亭柳”和“羌笛空吹落日愁”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离别的愁绪。前一句是说行人不会去折离别时柳树上的柳条,表示不愿面对离别的现实。后一句则用羌笛吹奏离别歌曲,但曲中却没有欢快的情绪,反而让人感到更多的愁苦。这两句诗将离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和无奈。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和长江的流淌为主线,将自然景色与人生体验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坚韧和乐观的精神,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要保持坚强和积极的态度。这种精神在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生体验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坚韧和乐观的精神。这首诗值得一读再读,每次阅读都能从中得到不同的启示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叶脱风高天地秋,长江衮衮只东流。
行人不折离亭柳,羌笛空吹落日愁。

关键词解释

  • 羌笛

    读音:qiāng dí

    繁体字:羌笛

    英语:Qiang flute

    意思:古代的管乐器。长二尺四寸,三孔或四孔。因出于羌中,故名。
      ▶唐·王之涣《凉州词》之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落日

    读音:luò rì

    繁体字:落日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夕阳。亦指夕照。
      ▶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唐·杜甫《后出塞》诗之

  • 行人

    读音:xíng rén

    繁体字:行人

    短语: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

    英语:pedestrian

    意思:I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 离亭

    读音:lí tíng

    繁体字:離亭

    意思:(离亭,离亭)
    古代建于离城稍远的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古人往往于此送别。
      ▶南朝·陈·阴铿《江津送刘光录不及》诗:“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宋徐昌图《临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