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林下得月以木阴蔽遮为恨》 眼前物物皆如此,世事何能两遂心。

眼前物物皆如此,世事何能两遂心。

意思:眼前一切都如此,世上什么事不能两就心。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林下得月以木阴蔽遮为恨》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夏日思栽千树林,月明恨不扫寒阴》是一首表达对美好事物向往与现实世界产生落差的感慨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于夏日栽种的千树林的思念,以及在月明之夜对寒冷阴暗的恨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世事无法两全的无奈和遗憾。 首句“夏日思栽千树林”描绘了夏日的场景,诗人怀念自己栽种的千树林。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在夏日阳光下,这片树林带给诗人宁静和舒适,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月明恨不扫寒阴”一句,诗人通过月亮和寒阴的意象,表达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月光皎洁,却无法驱散寒冷阴暗的现实,这无疑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强烈冲击。 “眼前物物皆如此”是诗人的自我反思,他意识到眼前的所有事物都无法改变其本质,无论是美好的还是糟糕的,都是自然规律下的产物。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接受。 最后,“世事何能两遂心”是对世事的无奈感叹,也是对无法实现理想生活的遗憾。世事无常,往往不能事事遂心,这使得诗人感到深深的无奈和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法两全的无奈和遗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夏日思栽千树林,月明恨不扫寒阴。
眼前物物皆如此,世事何能两遂心。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遂心

    读音:suì xīn

    繁体字:遂心

    短语:遂意 中意 如愿以偿 顺心 令人满意 心满意足 满意 称心 合意 如意 正中下怀 乐意 看中

    英语:to one\'s liking

  • 物物

    读音:wù wù

    繁体字:物物

    英语:all things

    意思:
     1.指人对于万物的役使、支配。
      ▶《庄子•在宥》:“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
      ▶成玄

  • 世事

    读音:shì shì

    繁体字:世事

    短语:尘世

    英语:world

    意思:
     1.指士农工商各自具备的技艺。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

  • 眼前

    读音:yǎn qián

    繁体字:眼前

    英语:now

    意思:
     1.眼睛面前;跟前。
      ▶南朝·梁·沈约《和左丞庾杲之病》:“待漏终不溢,嚣喧满眼前。”
      ▶唐·杜甫《草堂》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