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剪烛添香欢未极,但惊铜漏太匆匆。

剪烛添香欢未极,但惊铜漏太匆匆。

意思:剪烛添欢乐还没有很香,但受到铜漏太匆匆。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贵人家的生活图景,充满了欢乐、奢华、闲适的气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朱门之内的宴饮欢乐和府园之乐。 首联“朱门近在府园乐,杖屡过从跬步中。”描绘了这家富贵人家的府园,朱门近在咫尺,园中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诗人用“杖屡过从跬步中”来形容自己频繁地来到这家府园,表现出他与这家主人的深厚友情。 颔联“避暑连翩投辖宴,析酲萧洒满襟风。”进一步描绘了府园中的宴饮场景。主人为了避暑,连连举办投辖宴,宴会上酒风潇洒,满襟都是风。这里的“析酲”指解酒,生动表现了宴饮的热闹场面。 颈联“闲来高韵浑如鹤,醉里朱颜却变童。”则表现了诗人在府园中的感受。闲暇时,诗人感受到高雅的韵味,仿佛自己像鹤一样翩翩起舞;醉酒后,脸色红润,仿佛变回了童子。这一联的描写,生动表现了诗人在府园欢乐气氛中的畅快心情。 尾联“剪烛添香欢未极,但惊铜漏太匆匆。”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剪烛加香的欢快气氛中,诗人突然惊觉时间已经过去得太快,铜漏(古代计时器)的声音让人感到十分匆忙。这一联的描写,既表现出诗人对欢乐时光的留恋,也表现出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富贵人家的府园之乐和宴饮欢快场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让人读后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欢乐与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朱门近在府园乐,杖屡过从跬步中。
避暑连翩投辖宴,析酲萧洒满襟风。
闲来高韵浑如鹤,醉里朱颜却变童。
剪烛添香欢未极,但惊铜漏太匆匆。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剪烛

    读音:jiǎn zhú

    繁体字:剪燭

    意思:(剪烛,剪烛)
    语出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
      ▶清·吴伟业《吴门遇刘雪舫》诗:“当时听其语,剪烛忘深更。

  • 匆匆

    读音:cōng cōng

    繁体字:匆匆

    英语:hurriedly

    意思:
     1.急急忙忙的样子。
      ▶唐·牟融《送客之杭》诗:“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元·萨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