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壬子感事四章》 不食帝羓终积憾,似闻辽鹤有啼痕。

不食帝羓终积憾,似闻辽鹤有啼痕。

意思:不吃帝羓最终积恨,好像听说辽国鹤有啼痕。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壬子感事四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上将雍容阃外尊,醴泉芝草信无根》,是一首对上将的赞美诗。 首句“上将雍容阃外尊”描绘了上将在军事领域中的权威和地位,表现出他的从容和尊贵。“阃外”一词源于古代,指军中,这里用来形容上将在军事领域的权威。“尊”则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醴泉芝草信无根”一句,借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上将品德高尚,如同醴泉芝草,无根而长,自然天成。这里用醴泉和芝草来比喻上将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 “六朝金粉推红玉”一句,用“六朝金粉”代指过去的英雄美人,而“红玉”则比喻上将的英勇和美丽。这里表达了对上将的赞美之情。 “七郡良家尽孟贲”一句,用“七郡良家”形容上将的广泛影响和威望,“尽孟贲”则表达了对他的勇武和威严的赞美。 “不食帝羓终积憾”一句,用“帝羓”代指帝王赐予的恩赐,而“积憾”则表达了上将虽未得到帝羓,但他的志向和追求并未改变。 “交游百辈凋零后,当作晨星总可论”一句,表达了对上将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影响力和历史地位。即使在众多人物凋零之后,上将依然如晨星般闪耀,独树一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上将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上将雍容阃外尊,醴泉芝草信无根。
六朝金粉推红玉,七郡良家尽孟贲。
不食帝羓终积憾,似闻辽鹤有啼痕。
交游百辈凋零后,当作晨星总可论。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辽鹤

    读音:liáo hè

    繁体字:遼鶴

    意思:(辽鹤,辽鹤)

     1.指辽东·丁令威得仙化鹤归里事。
      ▶唐·刘禹锡《遥和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冥鸿何所慕,辽鹤乍飞迴。”
      ▶宋·周邦彦《点绛

  • 不食

    读音:bù shí

    繁体字:不食

    意思:
     1.不吃。
      ▶《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怒,不食。”
     
     2.指不食之地。
      ▶唐·

  • 帝羓

    读音:dì bā

    繁体字:帝羓

    解释:1.指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干尸。德光死后,依契丹旧俗制成干尸,人称之为帝羓。

    造句:

  • 啼痕

    读音:tí hén

    繁体字:啼痕

    意思:泪痕。
      ▶唐·岑参《长门怨》诗:“绿钱侵履迹,红粉溼啼痕。”
      ▶元·曾瑞《蝶恋花•闺怨》套曲:“别后身属新恨管,泥金翠袖啼痕满。”
      ▶郁达夫《春江感旧》诗之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