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景福东厢诗·赐酒》 醇味回秋色,清都近醉乡。

醇味回秋色,清都近醉乡。

意思:醇味回秋色,清都近醉乡。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景福东厢诗·赐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乐欢畅的饮宴场景,充满了温馨、感恩和醇厚的氛围。 首联“和气盈金榼,恩光湛玉觞”描绘了宴会气氛和谐,金色的酒器中满盈着美酒,玉制的酒杯里盛满了清亮的美酒,象征着主人和宾客之间的融洽和欢愉。 颔联“应知北山羽,犹怯上林霜”中,诗人用“北山羽”比喻宾客,用“上林霜”比喻宴会上的清冷气息,意味着宾客们虽然有些拘谨,但仍然被主人的热情所感动。 颈联“醇味回秋色,清都近醉乡”进一步描述了美酒的醇厚味道,仿佛能使秋天的景色重现,而宴会的欢乐氛围让人们仿佛接近了醉乡。 尾联“山茅沾雨露,誓极寸心长”中,诗人用“山茅沾雨露”比喻自己受到了主人的恩惠和照顾,用“誓极寸心长”表达了对主人感激不尽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气氛和诗人的感受,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感恩之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和气盈金榼,恩光湛玉觞。
应知北山羽,犹怯上林霜。
醇味回秋色,清都近醉乡。
山茅沾雨露,誓极寸心长。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醉乡

    读音:zuì xiāng

    繁体字:醉鄉

    英语:drunken stupor

    意思:(醉乡,醉乡)
    指醉酒后神志不清的境界。
      ▶唐·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

  • 秋色

    读音:qiū sè

    繁体字:秋色

    英语:autumn scenery

    意思:
     1.秋日的景色、气象。
      ▶北周·庾信《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悽怆,松声断绝,百年几何,归

  • 醇味

    读音:chún wèi

    繁体字:醇味

    意思:美酒味。
      ▶宋·梅尧臣《自和》:“法部乐声长满耳,上樽醇味易酡颜。”

    解释:1.美酒味。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