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夕次蔡阳馆》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意思:晚上马走得快,城荒人居住稀少。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夕次蔡阳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是一首描绘暮色中城市景象的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描绘出了一幅凄凉的景象,太阳即将落山,马匹疾驰在荒芜的城池中,人们已经离开,城市变得荒凉。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充满了孤独、荒芜和失落的感觉。 “听歌知近楚”一句,通过“听歌”这一动作,暗示了诗人可能正在寻找某种安慰或希望,而“近楚”可能意味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或希望。 “投馆忽如归”表达了诗人在投宿客馆时的感觉,仿佛找到了归宿。这可能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乡村景象,田野广阔,但城市的气息却显得微弱。这可能暗示着城市的变化和乡村的宁静之间的对比。 最后,“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乐观。他想象着明天会受到嘉奖,并穿上了老莱衣(古代年长者穿的一种显眼的衣服),这可能象征着他对未来的期待和积极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暮色中城市的荒凉景象和乡村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
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日暮

    读音:rì mù

    繁体字:日暮

    英语:eventide

    意思:傍晚;天色晚。
      ▶《六韬•少众》:“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
      ▶唐·杜牧《金谷园》诗:“日暮东风怨啼

  • 马行

    引用解释

    1.神名。《史记·封禅书》:“ 冥羊 用羊祠, 马行 用一青牡马。”

    2.药草紫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紫参》。

    买卖马匹的商行。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李郎 宜与 一妹 復入京。某日午时,访我于马行东酒楼。”

    读音:mǎ xíng

  • 荒人

    读音:huāng rén

    繁体字:荒人

    意思:鄙野之人。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耽声色与饮讌,废庆弔于人理者,荒人也。”
      ▶《南齐书•陈显达传》:“荒人桓天生自称桓玄宗族,与雍·司二州界蛮虏相扇动,据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