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 便同南郭能忘象,兼笑东林学坐禅。

便同南郭能忘象,兼笑东林学坐禅。

意思:就同南郭不能忘象,同时笑东林学习坐禅。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淡然、恬静的氛围,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 首句“曾道逍遥第一篇,尔来无处不恬然。”中的“逍遥”一词,源自道家哲学,象征着自由、无拘无束的状态。在这里,诗人用“逍遥”作为开篇,暗示了他此刻的自由自在和内心的平静。随着诗人的笔触深入,他发现自从进入这个新的环境以来,他无处不感到平静和安宁。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描绘。 “便同南郭能忘象,兼笑东林学坐禅。”一句中,诗人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南郭子”,出自《庄子》中的寓言,他以模仿者的形象出现,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超脱和忘我;另一个是“东林学坐禅”,这是对佛教修行方式的形象描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专注。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这两句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新旧交替,人事变迁,而周围的景色却依旧如故。这里诗人以花烂熳和潺湲的水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美丽和宁静。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最后,“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两句诗中,“当时意”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假设如果他现在再次回到那个时候,他鬓边的垂丝依然在盛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淡然、恬静的氛围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表达了他内心的平静、超脱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运用典故和生动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道逍遥第一篇,尔来无处不恬然。
便同南郭能忘象,兼笑东林学坐禅。
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林学

    读音:lín xué

    繁体字:林學

    意思:(林学,林学)
    研究林业生产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一般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更新、林业机具的应用改良、森林经营管理等培育森林方面的科学。广义的林学还包括木材采运和林产品加工等森林

  • 坐禅

    读音:zuò chán

    繁体字:坐禪

    英语:sit in meditation

    意思:(坐禅,坐禅)
    佛教语。谓静坐息虑,凝心参究。
      ▶《晋书•姚兴载记上》:“起浮图于永贵里,立波若臺

  • 南郭

    读音:nán guō

    繁体字:南郭

    英语:Nanguo

    意思:
     1.南面的外城。
      ▶《左传•襄公十八年》:“己亥,焚雍门及西郭、南郭。”
      ▶宋·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