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华严院僧》 遍礼华严经里字,不曾行到寺门前。

遍礼华严经里字,不曾行到寺门前。

意思:遍礼华严经里字,不曾走到寺门前。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赠华严院僧》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一身依止荒闲院,烛耀窗中有宿烟。
遍礼华严经里字,不曾行到寺门前。》,作者是一位在荒僻的庭院中独自修行的僧人。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僧人独自修行时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华严经的虔诚和对寺庙的淡泊之情。 首句“一身依止荒闲院”,描绘了僧人独自在荒僻的庭院中修行的场景。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僧人对于寂静、清净环境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世俗纷扰的淡泊之情。 “烛耀窗中有宿烟”描绘了夜晚时分,烛光照亮了庭院,窗中有残留的烟雾。这句诗通过描绘微弱的烛光和淡淡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独自修行的孤独和清净。 “遍礼华严经里字”表达了僧人对华严经的虔诚和敬仰。这句诗通过强调僧人对于经书的敬重和研读,表达了他对于佛法的信仰和追求。 “不曾行到寺门前”则表达了僧人对寺庙的淡泊之情。这句诗通过强调僧人从未踏入寺庙的大门,暗示了他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对修行的专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僧人独自修行的场景,表达了他对佛法的虔诚和对世俗的淡泊之情。通过这种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位僧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对佛法的敬重和信仰。这首诗也体现了佛教修行中的清净、孤独和专注,对于理解佛教文化和修行方式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身依止荒闲院,烛耀窗中有宿烟。
遍礼华严经里字,不曾行到寺门前。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不曾

    读音:bù céng

    繁体字:不曾

    短语:无 远非 罔 没 毋 绝非 靡 莫 从不 从未

    英语:never

    意思:未曾,没有。
      ▶南朝·宋·刘义庆《

  • 华严

    读音:huá yán

    繁体字:華嚴

    意思:(华严,华严)

     1.《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简称。有三种译本。
      ▶宋·陈师道《谢寇十一惠端砚》诗:“敢书细字注鱼虫,要传《华严》八千偈。”
     
     2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