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暖柳丝斜,风光属谢家。
意思:堤暖柳丝斜,风景属于谢家。
出自作者[唐]杨巨源的《春日有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间的感慨。
首句“堤暖柳丝斜,风光属谢家”,描绘了春天的堤岸边,柳丝轻柔地飘动,春光属于谢家。这里“谢家”借指谢家池塘,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美好的春色。这句诗以暖色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仿佛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空气中。
“晚心应恋水,春恨定因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水的喜爱和对春天的惋惜之情。晚上的湖面应该让人心生留恋,而春天总是让人产生离别之恨。这里的“恋水”和“春恨”相互呼应,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无法挽留的惋惜之情。
“步远怜芳草,归迟见绮霞”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漫步时对芳草的怜惜,以及他归家太迟看到绮丽的晚霞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由来感情思,独自惜年华”是全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他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感情的思绪,独自珍惜着时光。这句诗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间的感慨。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 谢家池阁。-- 出自《柳梢青·谢家池阁》作者:[宋]葛郯
- 谢家儿女。-- 出自《乐府鸟衣怨 旧名点绛唇》作者:[元]元好问
- 谢家风致。-- 出自《点绛唇 青梅永宁时作》作者:[元]元好问
- 谢家新宴。-- 出自《望梅花·寒梅堪羡》作者:[宋]无名氏
- 谢家池沼。-- 出自《点绛唇·数朵芙蕖》作者:[宋]汪莘
-
柳丝飘忽。-- 出自《减字木兰花·冥冥窈窕》作者:[宋]张抡
- 柳丝摇露。-- 出自《清平乐·柳丝摇露》作者:[宋]赵与仁
- 柳丝系棹。-- 出自《扫花游/扫地游》作者:[宋]吴文英
- 柳丝摇翠。-- 出自《减字木兰花·柳丝摇翠》作者:[宋]赵长卿
- 柳丝无力。-- 出自《霜天晓角·柳丝无力》作者:[宋]张孝祥
- 柳丝碧。-- 出自《谒金门·柳丝碧》作者:[宋]陈克
- 柳丝牵不住。-- 出自《谒金门·兰棹举》作者:[宋]卢祖皋
- 柳丝烟织。-- 出自《柳梢青·柳丝烟织》作者:[宋]陈亮
- 风光紧急。-- 出自《清平乐·风光紧急》作者:[宋]朱淑真
- 风光今旦动。-- 出自《春情诗》作者:[南北朝]徐陵
- 风光绿野。-- 出自《赠逸民诗 十》作者:[南北朝]萧衍
- 风光肃入户。-- 出自《悼室人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华发好风光。-- 出自《菩萨蛮·百花含蓓东风里》作者:[宋]晁补之
- 风光正好。-- 出自《瑞鹤仙 弟李经略生朝》作者:[元]李俊明
- 不觉风光好。-- 出自《虞美人·无情世事催人老》作者:[元]邵亨贞
- 风光好。-- 出自《点绛唇·缘径朱阑》作者:[宋]朱敦儒
- 玩赏风光美景。-- 出自《西江月·蹴踘场中年少》作者:[宋]无名氏
- 风光当此际。-- 出自《内家娇·煦景朝升》作者:[宋]柳永
- 堤暖百花齐,湖春万柳低。-- 出自《西湖春游词七首》作者:[明]吴兆
- 樯高帆系锦,堤暖柳藏河。-- 出自《九曲池悼古》作者:[宋]王令
- 斜风横雨。-- 出自《千秋岁·斜风横雨》作者:[宋]王之道
- 细雨湿斜风。-- 出自《江村》作者:[宋]陈允平
- 斜风轻度浓香。-- 出自《清平乐·花时微雨》作者:[宋]王安中
- 细雨斜风时候。-- 出自《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作者:[宋]辛弃疾
- 细雨斜风掩门。-- 出自《转应曲·银烛》作者:[明]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