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 解缆西征未有期,槐花又逼桂花时。

解缆西征未有期,槐花又逼桂花时。

意思:解开缆绳西征日期尚未确定,槐花又逼迫桂花时。

出自作者[唐]韦庄的《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离愁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借用了许多具有象征性的元素来增加诗歌的深度和复杂度。 首联“解缆西征未有期,槐花又逼桂花时”,以“解缆西征”描绘出诗人即将踏上漫长的旅程,而“未有期”则表现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无法预知。接着,“槐花又逼桂花时”一句,借用了两种花开花落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推移和无法阻挡的流逝。 颔联“鸿胪陌上归耕晚,金马门前献赋迟”,则通过“鸿胪陌上归耕晚”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耕生活的向往。“金马门前献赋迟”一句,又展现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和超脱。 颈联“只恐愁苗生两鬓,不堪离恨入双眉”,以“愁苗生两鬓”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因忧虑而生的白发,而“不堪离恨入双眉”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和痛苦。 尾联“分明昨夜南池梦,还把渔竿咏楚词”,最后以“昨夜南池梦”与“还把渔竿咏楚词”收束全诗,表现出诗人在面对现实压力时,向往自由、亲近自然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深深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对未来的忧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解缆西征未有期,槐花又逼桂花时。
鸿胪陌上归耕晚,金马门前献赋迟。
只恐愁苗生两鬓,不堪离恨入双眉。
分明昨夜南池梦,还把渔竿咏楚词。
作者介绍 韦庄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

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举荐张道古等忠直文人。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宰相),卒谥“文靖”。宋代张唐英撰《蜀梼杌》曾高度评价:“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

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关键词解释

  • 桂花

    读音:guì huā

    繁体字:桂花

    英语:(n) famous fragrant tiny white flowers produced on a osmanthus bush

    意思:亦作“桂华”。

  • 槐花

    读音:huái huā

    繁体字:槐花

    意思:
     1.槐树花。可以做黄色染料,亦可入药。
      ▶唐·戴叔伦《送车参军江陵》诗:“槐花落尽柳阴清,萧索凉天楚客情。”
      ▶唐·白居易《秘省后厅》诗:“槐花雨润新秋地

  • 解缆

    读音:jiě lǎn

    繁体字:解纜

    英语:cast loose

    意思:(解缆,解缆)
    解去繫船的缆绳。指开船。
      ▶南朝·梁·江淹《谢法曹赠别》诗:“解缆候前侣,还望方郁陶。”

  • 未有

    读音:wèi yǒu

    繁体字:未有

    意思:
     1.没有;不曾有。
      ▶《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史记•魏公子列传》:“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 花时

    引用解释

    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诗:“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緼袍。”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緑阴幽草胜花时。” 明 袁宏道 《除夕观诸公饮》诗:“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2.开花的时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娑罗树》:“观诸书所载娑罗树,不独此山有之,然其生特异凡木,树数百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