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诗一首》 孤吟独醉常夜半,山月野风骑马回。

孤吟独醉常夜半,山月野风骑马回。

意思:孤吟独醉经常半夜,山月野风骑马回。

出自作者[宋]康与之的《诗一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越王山梅花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 首句“越王山下千树梅”直接点题,描绘了越王山下一片梅花的景象,千树梅花盛开,犹如山下一片梅林。这句诗以景起头,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使人立刻想象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梅花世界。 “逐客年年走马来”一句,诗人自指,表达了常年奔波在外的旅人生活。这句诗揭示了旅人的辛苦,但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 “寒玉满村风色里,不受暖霭轻烟催。”这句诗描绘了梅花在寒风中傲然挺立,不畏严寒的景象。诗人以“寒玉”喻梅,更显其高洁,同时也表达了对梅花坚强品格的赞赏。而“暖霭轻烟”与“寒玉”形成对比,进一步突显了梅花的坚韧。 “故人千里复万里,折香欲寄生徘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相聚的期待。诗人以“折香欲寄生”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怀念,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远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孤吟独醉常夜半,山月野风骑马回。”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夜晚骑马行走,吟诗醉酒的生活。诗人以“孤吟独醉”表达了旅途的孤独和寂寞,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而“山月野风”则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自然的美景,使人更加感受到诗人的坚韧和乐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越王山梅花的描绘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如“寒玉”、“暖霭轻烟”、“折香欲寄生”等,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远方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越王山下千树梅,逐客年年走马来。
寒玉满村风色里,不受暖霭轻烟催。
故人千里复万里,折香欲寄生徘徊。
孤吟独醉常夜半,山月野风骑马回。
作者介绍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关键词解释

  • 夜半

    读音:yè bàn

    繁体字:夜半

    英语:midnight

    意思:
     1.半夜。
      ▶《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得出,即

  • 骑马

    读音:qí mǎ

    繁体字:騎馬

    英语:ride on horseback

    意思:(骑马,骑马)

     1.供乘骑的马。
      ▶《史记•匈奴列传》:“献橐他一匹,骑马二匹,驾二驷。”<

  • 孤吟

    读音:gū yín

    繁体字:孤吟

    意思:独自吟咏。
      ▶唐·韩愈《感春》诗之二:“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唐·郑巢《泊灵溪馆》诗:“孤吟疏雨绝,荒馆乱峰前。”
      ▶宋·杨万里《夜雨》诗:“

  • 独醉

    读音:dú zuì

    繁体字:獨醉

    意思:(独醉,独醉)
    独自酒醉。
      ▶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三:“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南史•谢譓传》:“﹝譓﹞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

  • 半山

    读音:bàn shān

    繁体字:半山

    意思:
     1.山半腰。
      ▶北周·王褒《始发宿亭》诗:“落星侵晓没,残月半山低。”
      ▶唐·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诗:“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

  • 风骑

    读音:fēng qí

    繁体字:風騎

    意思:(风骑,风骑)
    犹飞骑。乘马疾行。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六:“明日军出,诸寨屏匿如无人。不十里,﹝马景﹞果风骑却走,歧人纳之。”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