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叠》 花离京洛缁尘少,诗到齐梁绮语多。

花离京洛缁尘少,诗到齐梁绮语多。

意思:花离京洛黑尘少,诗到齐梁绮对多。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十叠》

全文赏析

这首诗《花离京洛缁尘少,诗到齐梁绮语多。老子七言虽淡泊,不曾一字犯阴何》是作者对诗歌发展史的一个回顾,对绮靡文风表示不满,并表明自己的诗歌风格。 首句“花离京洛缁尘少”,诗人以花比喻诗歌,用“离京洛”暗喻诗歌脱离了古代的清新雅致,落入了世俗的尘埃。用“缁尘”这个佛教用语,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尘埃的状态,暗示了诗歌发展的误区。 次句“诗到齐梁绮语多”是对诗歌发展历史的回顾,指出齐梁诗风绮丽浮艳,成为当时诗歌的主流。这种绮丽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歌的发展,但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批评。 第三句“老子七言虽淡泊”,诗人以自诩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诗歌风格的看法。“老子”是古代对老人的尊称,这里表示诗人自信、自负的态度。“七言”指七言诗,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认为自己的七言诗风格淡泊,不追求华丽辞藻和繁复的形式,而是注重内在的情感和思想表达。 最后一句“不曾一字犯阴何”,表明诗人不追求那种过分雕琢、晦涩难懂的诗风,即不使用“阴何”那样的生僻字和冷僻典故,而是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发展史的回顾和对当时诗歌主流风格的批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诗歌风格和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以及对诗歌发展的积极推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花离京洛缁尘少,诗到齐梁绮语多。
老子七言虽淡泊,不曾一字犯阴何。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绮语

    读音:qǐ yǔ

    繁体字:綺語

    意思:(绮语,绮语)

     1.佛教语。涉及闺门、爱欲等华艷辞藻及一切杂秽语。十善戒中列为四口业之一。
      ▶南朝·梁武帝《答<菩提树颂>手敕》:“但所言国美,皆非事实,不无绮语过

  • 齐梁

    引用解释

    1. 齐 梁 是 南北朝 时期偏安于南方的两个王朝。由于政治腐败,国势不振,统治时间都很短。后因以“齐梁”指奢靡衰败的局势。 宋 曾极 《金陵百咏·八功德水》:“中涵百衲烟霞色,不染 齐 梁 歌舞尘。”《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本朝若不是 永乐 振作一番,信着 建文 软弱,久已弄成个 齐 梁 世界了。”

    2.见“ 齐梁体

  • 离京

    读音:lí jīng

    繁体字:離京

    意思:(离京,离京)
    即行都,行在。
      ▶前蜀·韦庄《江上村居》诗:“闻道汉军新破虏,使来仍说近离京。”

    解释:1.即行都﹐行在。

  • 京洛

    读音:jīng luò

    繁体字:京洛

    英语:capital

    意思:亦作“京雒”。
     
     1.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
      ▶汉·班固《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

  • 缁尘

    读音:zī chén

    繁体字:緇塵

    意思:(缁尘,缁尘)
    黑色灰尘。常喻世俗污垢。
      ▶南朝·齐·谢朓《酬王晋安》诗:“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
      ▶唐·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晚逐旌旗俱白首,少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