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张秘丞灯夕韵四首》 益郡乐歌何足拟,要书善政续归禾。

益郡乐歌何足拟,要书善政续归禾。

意思:益州郡音乐歌唱什么足以模拟,邀请书善政续归禾。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和张秘丞灯夕韵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官员的,这位官员在饥荒之后,通过一己之力,使得百姓得以丰收,他的善政被百姓歌颂。 首句“公丞赤地饥荒后,一念通天立致和。”描绘了官员在灾荒之后立即采取行动,通过他的智慧和努力,使得百姓得以丰收。这里的“一念通天”形象地表达了官员的远见和决心,他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它。 “永日庭中私谒少,丰年陌上醉人多。”描绘了官员的勤政形象,他日夜工作,努力减少饥荒的影响,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在丰收的季节里,百姓们欢庆丰收,醉倒在田间地头,这反映了官员的政绩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赞扬。 “更生昔忝陪藜杖,臣甫今宁想玉珂。”这两句诗表达了官员的忠诚和勤勉,他曾经陪伴着长者,听取他们的教诲,现在他希望能够继续为百姓服务,保持他的善政。这里的“更生”和“臣甫”都是官员的名字,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益郡乐歌何足拟,要书善政续归禾。”最后一句诗描绘了百姓对官员的歌颂和感激,他们用歌声表达了对官员的感激之情,他们希望将这种善政延续下去,使得百姓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官员的智慧、勤政、忠诚和善政,表达了百姓对官员的感激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表达了作者对官员的高度评价和对百姓的关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公丞赤地饥荒后,一念通天立致和。
永日庭中私谒少,丰年陌上醉人多。
更生昔忝陪藜杖,臣甫今宁想玉珂。
益郡乐歌何足拟,要书善政续归禾。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乐歌

    读音:yuè gē

    繁体字:樂歌

    英语:music and songs

    意思:(乐歌,乐歌)
    有乐器伴奏的唱歌。亦泛指歌曲。
      ▶《仪礼•大射礼》“乃歌《鹿鸣》三终”汉·郑玄注:“《鹿鸣

  • 何足

    读音:hé zú

    繁体字:何足

    意思:犹言哪里值得。
      ▶《史记•秦本纪》:“﹝百里傒﹞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颖心怆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明·李贽《复夏道甫》

  • 归禾

    读音:guī hé

    繁体字:歸禾

    意思:(归禾,归禾)
    赠送嘉禾。归,通“馈”。
      ▶周成王叔父唐叔的食邑内穫异禾,生于异垄,合为一穗,以为象徵天下和同的嘉禾,为周公之德所致。王命赠于周公。又命作《归禾》篇,已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