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李二十八员外从裴相公野宿西界》 不关破贼须归奏,自趁新年贺太平。

不关破贼须归奏,自趁新年贺太平。

意思:不关被攻破贼要回奏,从趁新年祝贺太平。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同李二十八员外从裴相公野宿西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古代战场上士兵们在新年之际的景象,表达了他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四面星辰著地明,散烧烟火宿天兵”,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星星点点的星辰照亮了大地,士兵们在夜晚点燃烟火以保持警觉,这些烟火在夜空中宿挂着,仿佛与星辰交相辉映。这一句描绘了士兵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决心。 第二句“不关破贼须归奏,自趁新年贺太平”,表达了士兵们并不关心是否能够打败敌人,他们只希望尽快回到家乡,向家人报告和平的消息。他们在新年之际,希望的是天下太平,而不是战争胜利。这反映了士兵们的朴素愿望,他们更关心的是家人的生活,而不是战争的胜败。 整首诗表达了士兵们在新年之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们虽然身处战场,但他们的心却向往着和平和团圆。这种情感是深深的,也是普遍的,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在哪个地方,人们都渴望和平,都期待团圆。 此外,这首诗也展现了士兵们的坚韧和决心,他们在困难的环境中保持警觉,不畏艰难,只为了家人和和平。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面星辰著地明,散烧烟火宿天兵。
不关破贼须归奏,自趁新年贺太平。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太平

    读音:tài píng

    繁体字:太平

    短语:莺歌燕舞 升平 歌舞升平 清明

    英语:peace and security

    意思:
     1.谓时世安宁和平。
      

  • 新年

    读音:xīn nián

    繁体字:新年

    短语:

    英语:New Year

    意思: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后的几天。旧按农历,今亦按公历。
      ▶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

  • 不关

    读音:bù guān

    繁体字:不關

    英语:have nothing to do with; not concern oneself with

    意思:(不关,不关)
    不牵涉;不涉及。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