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幽人著意栽。
意思:曾记得隐士用心栽植。
出自作者[宋]叶梦得的《南乡子·山畔小池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山畔小池台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命的热爱。
首句“山畔小池台。曾记幽人著意栽”描绘了一个山边的池塘,幽静的池台,引人回忆起一个隐居的人精心栽种的花木。这里的“幽人”指的是作者自己,他曾经在这里精心种植花木,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乱石参差春至晚,徘徊。素景冲寒却自开”描绘了池台周围的景色,乱石参差,春色已晚,但作者仍在徘徊,因为此时此刻,素白的景色冲寒却自开,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这里的“素景”指的是白色的花木在寒冷的季节里独自开放,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绝绝照琼瑰。孤负芳心巧翦裁”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花木的赞美之情,他看到花木在寒冷的季节里依然盛开,感到非常惊讶和敬佩,同时也感到自己辜负了花木的美丽和生命力。这里的“琼瑰”指的是美丽的花木,作者用它来比喻花木的美丽和珍贵。
“应恐练裙惊缟夜,残杯。且放疏枝待我来”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花木的关怀之情,他担心花木在夜晚会因为寒冷而凋谢,于是决定在花木凋谢之前再来照顾它们。这里的“练裙”指的是白色的裙子,用来比喻花木凋谢后的白色花瓣。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畔小池台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花木的关怀之情,体现了他的善良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相关句子
- 曾记。-- 出自《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作者:[宋]严蕊
- 曾记。-- 出自《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作者:[宋]严蕊
- 曾记远游篇。-- 出自《风入松 南金寓桥李,予客海隅,寄此以叙间》作者:[元]邵亨贞
- 曾记远游篇。-- 出自《风入松 南金寓桥李,予客海隅,寄此以叙间》作者:[元]邵亨贞
- 曾记销魂处。-- 出自《蓦山溪·青梅如豆》作者:[宋]张震
- 曾记宴蓬壶。-- 出自《南楼令/唐多令》作者:[宋]张炎
- 曾记东风面。-- 出自《千秋岁·晓烟溪畔》作者:[宋]叶梦得
- 幽人蚕作月满阶,月随幽人登舫斋。-- 出自《瓶中梅花长句》作者:[宋]杨万里
- 幽人屋。-- 出自《忆秦娥 为南溪廖氏题古梅》作者:[元]梁寅
- 幽人来憇-- 出自《从征行方头山诗》作者:[魏晋]袁宏
- 空谷幽人。-- 出自《国香》作者:[宋]张炎
- 绝代幽人独。-- 出自《贺新郎·绝代幽人独》作者:[宋]蒋捷
- 邂逅幽人出。-- 出自《刘博士江丞朱从事同顾不值作诗云尔》作者:[南北朝]何逊
- 东风著意。-- 出自《六州歌头·东风著意》作者:[宋]韩元吉
- 偏著意。-- 出自《渔家傲·白石山中风景异》作者:[宋]卢祖皋
- 著意应难摘。-- 出自《惜双双/惜分飞》作者:[宋]宝月
- 著意随堤柳。-- 出自《清平乐·东风依旧》作者:[宋]刘弇
- 著意听新声。-- 出自《南乡子·隔户语春莺》作者:[宋]辛弃疾
- 双蛾著意浓。-- 出自《阮郎归·晚妆长趁景阳钟》作者:[宋]晏几道
- 无人著意听。-- 出自《醉琼枝/定风波》作者:[宋]贺铸
- 著意炼龙涎。-- 出自《菩萨蛮·杨花飞尽莺声涩》作者:[宋]赵长卿
- 一日倚云栽。-- 出自《水调歌头·天地一大物》作者:[宋]魏了翁
- 小桃栽。-- 出自《江梅引 题阙》作者:[元]白朴
- 城角栽石榴。-- 出自《莫愁曲》作者:[唐]李贺
- 袅袅承风栽。-- 出自《三日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 桃花栽取。-- 出自《点绛唇·玉立霞升》作者:[宋]王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