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无武备擒戎虏,又乏文章骋国才。
意思:既然没有武装抓获戎虏,文章在国内又缺乏人才。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因客谈湖中大珠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种深深的无奈和遗憾。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无法通过武力制服敌军,也无法通过文章施展才华,来表达自己的遗憾和失落。同时,他以甓社湖中的明月为象征,表达了明月虽美,却不愿进入他的怀抱,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首句“既无武备擒戎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通过武力制服敌军的遗憾。这里的“武备”指的是军队和武器,“戎虏”则是指敌军,表达了诗人对无法战胜敌军的无奈和遗憾。
次句“又乏文章骋国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通过文章施展才华的遗憾。这里的“文章”指的是文学和诗词,“国才”则是指国家的才能和智慧,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为国家发挥自己才华的遗憾。
第三句“甓社湖中有明月”,诗人以甓社湖中的明月为象征,表达了明月的美丽和纯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失落。这里的“甓社湖”是一个地名,而“明月”则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但诗人却无法得到它,这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失落。
最后一句“可怜不肯入君怀”,诗人以明月的无情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失落。这里的“君”指的是诗人自己,而“可怜”则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遗憾。明月虽然美丽,但却不愿进入诗人的怀抱,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失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无法通过武力和文章实现自己的抱负,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失落。同时,诗人以明月的美丽和纯洁为象征,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孤独和失落。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