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郑司户》 目送双旌已黯然,可堪之子去联翩。

目送双旌已黯然,可堪之子去联翩。

意思:目送双旌已经黯然,可以忍受的儿子离开联翩。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郑司户》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诗中描绘了送别时的黯然神伤,以及离别后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首联“目送双旌已黯然,可堪之子去联翩”,诗人用“目送双旌”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用“黯然”形容心情的低落。而“可堪之子去联翩”则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和不舍。整联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不舍。 颔联“遥知幕下闻三语,不要山阴送一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诗人知道友人在幕下会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要因为一时的面子而接受山阴的送行,表达了对友人谦虚、谨慎的赞美。 颈联“聊与远民蠲热瘴,并为迁客饮寒泉”,诗人用“聊与”表达了无奈和祝福,希望远方的人民能够免受热瘴之苦,同时也祝愿迁客能够在寒冷的地方得到安慰。这两句诗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尾联“昔游仅及罗浮半,安得从君访绝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和友人一起探索罗浮山的巅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关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目送双旌已黯然,可堪之子去联翩。
遥知幕下闻三语,不要山阴送一钱。
聊与远民蠲热瘴,并为迁客饮寒泉。
昔游仅及罗浮半,安得从君访绝巅。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之子

    读音:zhī zǐ

    繁体字:之子

    英语:Clouet

    意思:这个人。
      ▶《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笺:“于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潘岳

  • 联翩

    读音:lián piān

    繁体字:聯翩

    英语:together

    意思:(联翩,联翩)

     1.鸟飞貌。
      ▶《文选•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 目送

    读音:mù sòng

    繁体字:目送

    短语:盯住 睽睽 凝视 定睛 注视 瞩望 目不转睛 瞄

    英语:look after

    意思:以目光相送。语本《左传•桓公元年》:“

  • 双旌

    读音:shuāng jīng

    繁体字:雙旌

    意思:(双旌,双旌)

     1.唐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
      ▶《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

  • 然可

    读音:rán kě

    繁体字:然可

    意思:同意;应允。
      ▶《新唐书•段秀实传》:“肃宗在灵武,诏嗣业以安西兵五千走行在,节度使梁宰欲逗留观变,嗣业阴然可。”
      ▶《新唐书•杜亚传》:“以事祈谒,辄相然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