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草堂宗密上人》 少有人知菩萨行,世间只是重高僧。

少有人知菩萨行,世间只是重高僧。

意思:少有人知道菩萨行,世间唯一重高僧。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赠草堂宗密上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宗教色彩的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佛道的理解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表现了诗人对佛道的虔诚信仰和追求。他相信佛道之真谛在于“无为”,即无所执着,随缘自然。这种思想贯穿于整首诗,是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 接下来,“口藏宣传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灯”描述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他通过宣讲佛法,传播智慧,同时内心保持明亮如灯,照亮修行的道路。这种内外兼修的修行方式,体现了佛道的实践性和精神性。 然后,“尽离文字非中道,长住虚空是小乘”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佛法并非只存在于文字之中,而是要通过实践去体验。同时,他也指出只停留在虚空境界并非是真正的大乘佛法,还需要进一步修行提升。 最后,“少有人知菩萨行,世间只是重高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人忽视菩萨行的遗憾。他认为真正的修行不仅仅是成为高僧,更重要的是实践菩萨行,去帮助众生,体现佛法的慈悲精神。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修行体验和感悟,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同时,通过诗意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使得佛法教义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
口藏宣传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灯。
尽离文字非中道,长住虚空是小乘。
少有人知菩萨行,世间只是重高僧。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高僧

    读音:gāo sēng

    繁体字:高僧

    短语:僧 僧侣 头陀 行者 和尚

    英语:hierarch

    意思:精通佛理、道行高深的和尚。
      ▶唐·刘长卿《寄灵一上人诗》

  • 菩萨

    读音:pú sà

    繁体字:菩薩

    短语:好人 好好先生

    英语:Bodhisattva

    意思:(菩萨,菩萨)

     1.佛教名词。梵文菩提萨埵(Bodhi-sattv

  • 少有

    读音:shǎo yǒu

    繁体字:少有

    英语:rare; seldom; exceptional

    意思:
     1.稍有;略有。
      ▶宋·林希《书<郑玄传>》:“盖其(《礼》)初不经于圣人之手

  • 行世

    读音:xíng shì

    繁体字:行世

    意思:
     1.流行于世;问世。
      ▶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苟託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清·昭槤《啸亭续录•<夜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