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

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

意思:每次登上高处长相忆,何况这楼属庾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临辞曲水时,回忆在长沙的两年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三日欢游辞曲水”,作者在曲水边度过了一个欢乐的日子,这是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曲水边,欢笑声,一派欢乐的景象。“辞”字,带有浓厚的伤感色彩,意味着作者即将离开长沙。“二年愁卧在长沙”,第二句直接点明愁卧,与上句的“欢游”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卧病在床,无法欣赏长沙的美景,因此他在床上度过了这两年。 “每登高处长相忆”,作者在长沙两年,每逢登上高楼,他都会想起在曲水边度过的欢乐时光。这是一种移情于物的表现,也是作者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美好回忆。 “何况兹楼属庾家”,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作者用“何况”二字,强调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兹楼”,指的是作者所登临的高楼。“属庾家”,则是以庾楼为友,赋予它以人物般的性格,增加了诗句的形象和立体感。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长沙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同时,诗句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也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
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相忆

    读音:xiāng yì

    繁体字:相憶

    意思:(相忆,相忆)
    相思;想念。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唐·杜甫《梦李白》诗之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登高

    读音:dēng gāo

    繁体字:登高

    短语:

    英语:uphill

    意思:
     1.升至高处。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高处

    读音:gāo chù

    繁体字:高處

    短语:桅顶 肉冠 屋顶 洪峰 圆顶 尖顶 顶部

    英语:high

    意思:(高处,高处)

     1.高的处所;高的部位。

  • 长相

    读音:zhǎng xiàng

    繁体字:長相

    短语:样子 貌 眉目 面目 品貌 形容 模样 仪容 姿容 面容 容 容颜 相

    英语:appearance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