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甲申上元前闻家君不快,西归见梅有感二首》 昨来都下筠篮底,三百青钱买一枝。

昨来都下筠篮底,三百青钱买一枝。

意思:昨天都下箔篮底,三百青钱买一枝。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甲申上元前闻家君不快,西归见梅有感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官路桐江西复西,野梅千树压疏篱。昨来都下筠篮底,三百青钱买一枝》是作者对官路上的野梅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他对梅花盛开的喜爱之情。 首句“官路桐江西复西,野梅千树压疏篱”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官路上,两边是盛开的梅花,千树压满了稀疏的篱笆。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景色描绘,营造出一种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氛围,使人仿佛能够看到满树繁花压弯了枝头,甚至将篱笆压得摇摇欲坠。 第二句“昨来都下筠篮底,三百青钱买一枝”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珍爱。在都城中,诗人用三百文钱买了一枝梅花,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也暗示了梅花在都城中的稀有和珍贵。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短暂的开放时间的感叹,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整首诗通过对野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悟。梅花在诗人的笔下不仅仅是一种景色,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景色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官路桐江西复西,野梅千树压疏篱。
昨来都下筠篮底,三百青钱买一枝。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昨来

    读音:zuó lái

    繁体字:昨來

    意思:(昨来,昨来)
    近来。
      ▶唐·岑参《河西春暮忆秦中》诗:“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想昨来枉了身心,初间唤做得为夫妇;谁知

  • 都下

    读音:dū xià

    繁体字:都下

    意思:京都。
      ▶《三国志•吴志•吕据传》:“又遣从兄宪以都下兵逆据于江都。”
      ▶《南史•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
      ▶明·屠

  • 筠篮

    读音:yún lán

    繁体字:筠籃

    意思:(筠篮,筠篮)
    竹篮。
      ▶宋·杨万里《晓过丹阳县》诗之四:“小儿不耐初长日,自织筠篮胜打闲。”
      ▶清·黄鷟来《题毛闇斋采芝图》诗:“筠篮得仙种,五色何斒斓。”<

  • 一枝

    引用解释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