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念奴娇 重九席上》 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

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

意思:试着把空杯子,翁还肯道,为什么一定要杯里的东西。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念奴娇 重九席上》

全文赏析

【注释】
  ①闲居瓢泉之作。重九:古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重九有感。上片由眼前小宴而忆晋人高会,谁识酒中妙理?千古以来,知音者少。下片就此引出嗜酒高人陶渊明。空杯问陶,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结韵“同醉今夕”,引渊明为隔代知音。
  ②“龙山”五句:谓当年龙山高会,惟落帽参军孟嘉能得酒中真趣。《世说新语·识鉴篇》注引《孟嘉别传》:“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风吹嘉帽堕落,温戒左右勿言,以观其举止。嘉初不觉,良久如厕,命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之,成,着温坐,嘉还即答,四坐嗟叹。”又:“嘉喜酣畅,愈多不乱。温问:‘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嘉曰:‘明公未得酒中趣耳。’”老兵一笑:《晋书·谢奕传》:“与桓温善,温辟为安西司马,犹推布衣好。……常逼温饮,温走入南康主门避之,奕遂携酒就听事,引一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怪。’温不之责。”龙山:在今湖北江陵县西北。
  ③“莫倚”三句:莫忘沧海桑田,人事变迁。点检尊前: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之二:“世上功名何日是,尊前点检几人非。”
  ④“凄凉”两句:谓千载以下,知音者稀少。
  ⑤陶彭泽:陶渊明,渊明曾为彭泽令。
  ⑥“爱说”两句:用陶语。《晋书·陶潜传》:“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⑦“试把”三句:翁如已得酒中之趣,何必再用杯中之物。苏轼《和陶饮酒》第一首:“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翁:指渊明。
  ⑧“临风”两句:愿与渊明同醉。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
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
莫倚忘怀,西风也会,点检尊前客。
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
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
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杯中物

    读音:bēi zhōng wù

    词语解释

    杯中物[ bēi zhōng wù ]

    ⒈  指酒:酷好杯中物。

    引证解释

    ⒈  

  • 杯中

    读音:bēi zhōng

    繁体字:杯中

    意思:指杯中之酒。
      ▶明·卓人月《花舫缘》第一齣:“吾何痛,且尽此杯中。”

    造句:暂无

  • 何必

    读音:hé bì

    繁体字:何必

    短语:何苦

    英语:there is no need

    意思:
     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

  • 肯道

    读音:kěn dào

    繁体字:肯道

    意思:愿意。道,助词。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摺:“天那!你不肯道是相赍发,专与俺这穷汉做冤家。”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摺:“问甚么先达,那肯道攀鞍下马。直将穷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