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知玄武县薛秘丞继示手书因以谢》 杨岐从蜀邑,雁递到烟村。

杨岐从蜀邑,雁递到烟村。

意思:杨岐从蜀郡邑,雁递到烟村。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知玄武县薛秘丞继示手书因以谢》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至交之间的忘却贵贱,强调了书信往来和友情的重要性。诗中描绘了书信的传递方式,以及作者对友人的珍视和怀念。 首句“至交忘贵贱,岂可兴常论”表达了友情超越了世俗的贵贱之分,强调了友情的基础是平等和相互尊重。这一观点在古代社会中具有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注重平等和互相理解。 “少似君书札,多于我梦魂”描绘了书信在友情中的重要性。作者认为,朋友之间通过书信交流,可以加深彼此的理解和情感。书信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表达情感和思想,使友情更加深厚。 “杨岐从蜀邑,雁递到烟村”描绘了书信的传递方式。杨岐指的是传递书信的人,从蜀邑到烟村传递书信,表达了书信的传递范围之广和友情之深厚。 “倒箧时将读,谁言我眼昏”表达了作者珍视朋友的书信,每次打开箧子阅读时都会感到愉悦和感动。即使年岁渐长,眼力渐弱,作者仍然珍视这些书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书信在友情中的重要性、传递方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感人至深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至交忘贵贱,岂可兴常论。
少似君书札,多于我梦魂。
杨岐从蜀邑,雁递到烟村。
倒箧时将读,谁言我眼昏。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杨岐

    引用解释

    谓歧途。喻错误的道路。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出:“兄弟也,我替你磨穿 墨 踵,你为人莫守 杨 岐。”参见“ 杨朱泣岐 ”。

    读音:yáng qí

  • 烟村

    引用解释

    亦作“ 烟邨 ”。亦作“烟村”。 指烟雾缭绕的村落。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水市通闤闠,烟村混轴轤。” 宋 李纲 《梅花赋》:“含芳雪径,擢秀烟邨。” 宋 刘一止 《喜迁莺·晓行》词:“迤邐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 郭小川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哦,没有住宅区,没有野店,没有烟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