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述怀》 年龄甫至此,亦复成弃捐。

年龄甫至此,亦复成弃捐。

意思:年龄刚到这,还有成抛弃。

出自作者[宋]吴芾的《述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病中写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他对两位古代贤人的怀念,以及对生死、人生意义的思考。 首联表达了作者对白乐天(白居易)和范忠宣(范仲淹)的敬仰和爱戴,认为他们是一代名德,他们的声名将永远流传。颔联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令人惋惜。 颈联直接转入作者自身的感慨,虽然自己已年过七十五,但仍然感到生命无常,生死轮回。 随后,作者表达了对两位古代贤人的感激之情,认为他们虽然已经逝去,但他们的声名和事迹仍然被世人传颂。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生死轮回,而人生的价值在于如何面对世间的种种困扰和忧虑。 最后,作者用一种哲学的方式看待生死和人生,认为人应该早些了结生命,以保全自己的天性。同时,他也强调了人生的困扰和忧虑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爱白乐天,千载共称贤。
行年七十五,奄忽遂溘先。
我爱范忠宣,一代名德全。
年龄甫至此,亦复成弃捐。
二公虽已逝,四海至今传。
顾我百无事,幸及二公年。
今夏疾疢作,已分归黄泉。
偶然得无事,固荷天见怜。
但我有一语,恰欲与天言。
有生则有死,如行者言旋。
我是久行客,亦自应息肩。
念人处一世,动为世网缠。
开口罕欢笑,触绪多忧煎。
纵使至百岁,终困尘俗缘。
不如早瞑目,庶以全吾天。
是非与宠辱,总不到我前。

关键词解释

  • 亦复

    读音:yì fù

    繁体字:亦復

    意思:(亦复,亦复)

     1.也。表示同样。
      ▶《后汉书•霍谞传》:“至于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复均也。”
      ▶《世说新语•言语》“德操曰”南朝·梁·刘孝标注:“如

  • 至此

    读音:zhì cǐ

    繁体字:至此

    造句:

  • 年龄

    读音:nián líng

    繁体字:年齡

    短语:庚 年华 岁 齿 龄 年

    英语:age

    意思:(年龄,年龄)
    人或其他生物已经生存的年数。
      ▶《礼记•

  • 弃捐

    读音:qì juān

    繁体字:棄捐

    意思:(弃捐,弃捐)

     1.抛弃;废置。
      ▶《战国策•秦策五》:“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
      ▶《淮南子•览冥训》:“弃捐五帝之恩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