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别冯使君》 皓皓玉霜孤雁远,萧萧松岛片帆开。

皓皓玉霜孤雁远,萧萧松岛片帆开。

意思:洁白玉霜孤雁远,萧萧松岛片帆开。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别冯使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瓦砾文章岂有媒,两三年只在金台。本师头白须归去,太守门清愿再来。皓皓玉霜孤雁远,萧萧松岛片帆开。从兹林下终无事,唯只焚香祝上台。》的作者表达了对于老师即将离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首联“瓦砾文章岂有媒,两三年只在金台。”描绘了老师在金台的生活,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老师仍然坚持写作,这种精神让人敬佩。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之情。 颔联“本师头白须归去,”表达了老师即将离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颈联“皓皓玉霜孤雁远,萧萧松岛片帆开。”描绘了老师离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思念之情。尾联“从兹林下终无事,唯只焚香祝上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希望自己能够像老师一样,在林下安静地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师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表达了作者对于老师的敬仰、感激和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学的执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篇,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老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这首诗值得一读再读,品味其中的情感和哲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瓦砾文章岂有媒,两三年只在金台。
本师头白须归去,太守门清愿再来。
皓皓玉霜孤雁远,萧萧松岛片帆开。
从兹林下终无事,唯只焚香祝上台。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玉霜

    读音:yù shuāng

    繁体字:玉霜

    意思:
     1.秋霜。因其晶莹如玉,故称。
      ▶南朝·梁简文帝《与刘孝绰书》:“玉霜夜下,旅雁晨飞。”
      ▶唐·白居易《宣州试射中正鹄赋》:“玉霜降而弓力调,金风劲而弦

  • 孤雁

    读音:gū yàn

    繁体字:孤雁

    意思:见“孤鴈”。

    解释:1.见\"孤鴈\"。

    造句:嘹唳冻云孤雁,盘旋枯木寒鸦。《孤雁》诗:“可怜的孤魂啊!避免产

  • 皓皓

    引用解释

    亦作“皜皜”。 1.洁白貌;高洁貌。《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皓皓。”《楚辞·渔父》:“寧赴 湘 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宋 沉遘 《代人祭吴春卿文》:“皜皜之质,濯濯之仪。” 清 田茂遇 《贫交行》:“君不见古来英雄不用为佣保,叩角行歌石皓皓。” 曹亚伯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诸烈士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