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亲忠孝岂殊途,甲有方能罪乙无。
意思:你父母忠孝怎么不同,甲有才能罪乙没有。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咏史下·何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君亲忠孝,通过对比不同的行为方式,表达了对忠孝观念的深入理解。
首句“君亲忠孝岂殊途,甲有方能罪乙无”明确指出君亲忠孝并非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而是可以并行不悖的。这里的“甲有方”暗指那些行为端正、恪守忠孝之道的人,“罪乙无”则暗示那些行为不当、有违忠孝之道的人应当自省。
“座上研研称阮籍,不知联席是公闾”两句则通过阮籍和公闾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忠孝之道。阮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孝子,他在座上表现出的孝行让人称赞。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与公闾在联席上的行为,同样是对忠孝的坚守。这里通过阮籍和公闾的故事,强调了忠孝之道在具体情境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不同行为方式的对比,深入阐述了忠孝之道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同时,诗中还运用了典故和故事,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性的佳作,通过对君亲忠孝的深入探讨,引导读者思考忠孝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