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屠存博教授溧水》 直道方心古所难,任渠俗眼笑儒冠。

直道方心古所难,任渠俗眼笑儒冠。

意思:直道正心古所难,任渠俗眼笑儒冠。

出自作者[宋]牟巘五的《送屠存博教授溧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直道方心古所难,任渠俗眼笑儒冠》是一首对古代文人坚守信仰、坚持原则的赞美诗篇。它描绘了那些在世俗眼光中显得古怪、甚至被嘲笑的人,他们却以自己的方式,坚守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道德的坚守。 首两句“直道方心古所难,任渠俗眼笑儒冠”,直接点明主题,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坚守直道(即正直之道)和方心(即坚守信念)是古代文人所难以做到的。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愿意面对世俗的嘲笑,继续他们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子龙有屋犹黄壤,老郑无氈漫冷官”,以具体的例子说明了这种坚守。子龙和老郑都是历史上的文人,子龙虽有屋一间,却如同黄壤一般朴素,老郑无氈(一种防寒的草制品),却能在漫漫官途中保持清醒和冷静。 “一片湖光清客署,三州鼎足屹书坛”这两句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事业状态,一片清澈的湖光,一个清雅的书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如同三足鼎立,屹立不倒。 最后两句“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是诗人的感慨,他希望这些文人能在翠绿的自然中迎接他们的心意,他们的岁月和功名,就如同翠绿的树叶迎着春风一样,充满了生机和希望。同时,这也暗示了他们的坚守和努力将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文人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感慨。它提醒我们,无论在何种环境下,我们都应该坚守我们的信念和原则,不畏世俗的眼光,只做我们自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直道方心古所难,任渠俗眼笑儒冠。
子龙有屋犹黄壤,老郑无氈漫冷官。
一片湖光清客署,三州鼎足屹书坛。
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

关键词解释

  • 方心

    读音:fāng xīn

    繁体字:方心

    意思:方正之心。
      ▶《管子•霸言》:“先王之争天下也以方心,其立之也以整齐,其治之也以平易。”
      ▶唐·柳宗元《乞巧文》:“凿臣方心,规以大圆;拔去吶舌,约以工言。”

  • 直道

    引用解释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 (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 (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 ,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

  • 难任

    读音:nán rèn

    繁体字:難任

    意思:(难任,难任)
    犹难当。
      ▶《左传•僖公十五年》:“重怒,难任;背天,不祥。”
      ▶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一:“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余冠英

  • 眼笑

    引用解释

    犹言眉目传情。 南朝 梁 刘孝威 《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窗疏眉语度,纱轻眼笑来。”

    读音:yǎn xiào

  • 儒冠

    读音:rú guān

    繁体字:儒冠

    意思: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