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蝶恋花·画戟斿闲刀入鞘》 枕中鸿宝微传妙。

枕中鸿宝微传妙。

意思:枕中鸿宝微传妙。

出自作者[宋]张孝祥的《蝶恋花·画戟斿闲刀入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典型的中国古典诗词,采用了一些典型的诗词格律。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的韵脚和声调都非常讲究,符合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要求。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和风格。 首句“画戟游闲刀入鞘”,描绘出一幅威武而闲适的画面,画戟显现出一种威严,而刀入鞘则体现出一种从容和安详。这可能是在描绘一个具有权威但又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形象。 “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石榴花作为环境背景被描绘出来,红红的石榴花映照在红栏小桥上,给人一种温馨而热烈的感觉。这里的“安石榴花”可能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热烈,而“影落红栏小”则描绘出一种细腻而温馨的画面。 “似劝先生须饮釂”,这里的“先生”可能是指诗人所描绘的对象,他(或她)在石榴花的映照下,似乎在劝说诗人饮酒尽兴。这里的“须饮釂”可能象征着一种人生的享受和情感的释放。 “枕中鸿宝微传妙”,这里引用了“枕中鸿宝”的典故,可能象征着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而“微传妙”则表达出一种对知识的珍视和敬畏。 接下来的句子“衮衮锋车还急诏”,描绘出一种忙碌而又有责任感的形象,他(或她)不仅有重要的职责,而且还要处理紧急的政务。 “满眼潇湘,总是恩波渺”,潇湘是中国的地名,常被用来象征着广阔和深远。这里用潇湘来象征着广大的世界,而“恩波渺”则象征着人生的各种机遇和挑战。 最后,“归去槐庭思楚峤”,这里用“楚峤”来象征着故乡或者精神家园。“归去”意味着回归,“槐庭”可能是指家族或者团体,“思楚峤”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的情感。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既有对生活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它通过一系列意象和象征,表达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情感。同时,这首诗的声调和韵脚都十分讲究,符合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要求。总的来说,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词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画戟游闲刀入鞘。
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
似劝先生须饮釂。
枕中鸿宝微传妙。
衮衮锋车还急诏。
满眼潇湘,总是恩波渺。
归去槐庭思楚峤。
觚棱月晓期分照。
作者介绍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鸿宝

    读音:hóng bǎo

    繁体字:鴻寶

    意思:(鸿宝,鸿宝)

     1.道教修仙炼丹之书。
      ▶《汉书•刘向传》:“上复兴神僊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祕书》。”
      ▶唐·皇甫冉《故齐王赠承天皇帝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