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木芙蓉三首》 谁怜不及黄花菊,只遇陶潜便得名。

谁怜不及黄花菊,只遇陶潜便得名。

意思:谁怜不到黄花菊,只要遇到陶潜就得名。

出自作者[唐]黄滔的《木芙蓉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黄鸟啼烟二月朝》,作者通过对黄鸟、牡丹、青帝、秋风、雪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首联“黄鸟啼烟二月朝,若教开即牡丹饶。天嫌青帝恩光盛,留与秋风雪寂寥。”描绘了早春的景象,黄鸟在清晨啼叫,烟雾缭绕的二月天,如果牡丹开放的话会更加美丽。然而,作者认为这是天公为了保持秋天的宁静而阻止牡丹开放。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即生命和美不应该过于张扬,而应该适度的存在。 颔联“却假青腰女剪成,绿罗囊绽彩霞呈。”描绘了青帝恩光的具体形象,仿佛是青帝的女儿(青鸟)用绿色的绸缎剪成的,上面绣着彩霞。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元素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 颈联“谁怜不及黄花菊,只遇陶潜便得名。”这里作者借黄菊自比,表达了自己不被赏识的境遇。陶潜指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以爱菊著名。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即虽然自己不被赏识,但只要遇到了像陶渊明那样的人,就能得到认可。 尾联“须到露寒方有态,为经霜裛稍无香。”描绘了菊花在露水寒意中才显出它的姿态,经过霜冻后香气逐渐消散的景象。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即生命的美丽需要经历一定的磨难才能显现出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自身价值的认识。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鸟啼烟二月朝,若教开即牡丹饶。
天嫌青帝恩光盛,留与秋风雪寂寥。
却假青腰女剪成,绿罗囊绽彩霞呈。
谁怜不及黄花菊,只遇陶潜便得名。
须到露寒方有态,为经霜裛稍无香。
移根若在秦宫里,多少佳人泣晓妆。

关键词解释

  • 黄花

    读音:huáng huā

    繁体字:黃花

    英语:wreath goldenrod

    意思:(黄花,黄花)

     1.黄色的花。
      ▶《山海经•西山经》:“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

  • 得名

    读音:dé míng

    繁体字:得名

    英语:gain the name

    意思:获得美名;有名气,闻名。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窃名者,厚貌深姦,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 不及

    读音:bù jí

    繁体字:不及

    短语:不迭 来不及 措手不及

    英语:not as good as

    意思:
     1.赶不上;来不及。
      ▶《易•小过》:“过其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