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家兄喜晴用安这韵》 豫想三种迥,秋场万庾尖。

豫想三种迥,秋场万庾尖。

意思:预先想象三种迥异,秋场万座尖。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家兄喜晴用安这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生机和喜悦的田园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田中的景象,以及农民们的劳作和喜悦。通过象龙、跃{左虫右戾}等动物的活跃,表现了农田的生机和活力。而“膏苗益”、“漂麦嫌”等描述,则展示了农田的丰饶和肥沃。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使得诗歌的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例如,“馀霏方映户,反照忽通帘”一句,通过描绘阳光的照射和穿透,表现了田园的明媚和宜人。而“羁旅愁怀阕,农家喜色添”一句,则通过对比旅人的忧愁和农民的喜悦,凸显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在主题上,这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展示了农民们的勤劳和善良。通过描绘农田的景象和农民们的劳作,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勤劳致富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宁静,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勤劳致富的生活态度,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感染力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象龙虽得请,跃{左虫右戾}亦面占。
既有膏苗益,宁无漂麦嫌。
馀霏方映户,反照忽通帘。
羁旅愁怀阕,农家喜色添。
田间拾穗满,陌上荷鉏兼。
豫想三种迥,秋场万庾尖。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豫想

    读音:yù xiǎng

    繁体字:豫想

    意思:预料;事前推想。
      ▶鲁迅《彷徨•在酒楼上》:“你看我们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

    解释:1.预料;事前推想。

    <
  • 三种

    读音:sān zhǒng

    繁体字:三種

    意思:(参见三种)
    宋名将种世衡之子,种古、种谔、种诊三兄弟的合称。
      ▶《宋史•种世衡传》:“子古、谔、诊,皆有将材。
      ▶关中号曰‘三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