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岩前绿阴下,相逢无语听催归。
意思:金星岩前绿阴下,相逢无语听催回家。
出自作者[宋]陈著的《次和天童僧惠杲书记袖诗来访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飓风过后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的威力和人生的无常。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当年飓卷地轮移”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飓风席卷大地的景象。诗人借用“卷地轮移”的意象,形象地表现了飓风的强大威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毁天灭地的震撼。这种开篇方式不仅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也为后续的诗句铺垫了背景。
次句“拄杖东还云与飞”则表现了诗人在飓风过后的行动。拄杖步行,向东归去,云朵飞速流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面对灾难后的坚强与坚韧。这里的“云与飞”也隐喻着诗人在逆境中的豁达与超脱。
再下两句“太白岩前绿阴下,相逢无语听催归。”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太白岩前的绿荫下,人们相逢却无言以对的场景。“无语”表达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无奈与惆怅,“听催归”则传达出人生无常,岁月匆匆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飓风过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种灾难后的宁静与深沉。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豁达,使人对生活有更多的思考与启示。
相关句子
- 太白困鸳鸯。-- 出自《菩萨蛮·萋萋欲遍池塘草》作者:[宋]邓肃
- 太白何苍苍。-- 出自《古风其五》作者:[唐]李白
- 万古寒光太白精。-- 出自《鹧鸪天·万古寒光太白精》作者:[元]元好问
- 负太白,腾天狼。-- 出自《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泾水黄》作者:[唐]柳宗元
-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出自《三秦民谣》作者:[秦]秦无名氏
- 不假铅华嫌太白。-- 出自《夜行船·不假铅华嫌太白》作者:[宋]杨无咎
- 枯木岩前累。-- 出自《水龙吟·闲人闲乐琴书味》作者:[元]刘志渊
- 岩前。-- 出自《木兰花慢 和陈思济 洞霄诗集卷九》作者:[元]赵若秀
- 古岩前。-- 出自《梅花引 ?溪旧隐》作者:[元]丘处机
- 勤动向岩前。-- 出自《望海潮 脱俗》作者:[元]丘处机
- 越枯木岩前。-- 出自《风入松 炼神合道》作者:[元]王吉昌
- 离人无语消魂。-- 出自《转应曲·银烛》作者:[明]杨慎
- 黯无语。-- 出自《埽花游 春晚次南金韵》作者:[元]邵亨贞
- 悄无语。-- 出自《喜迁莺·留春不住》作者:[宋]何梦桂
- 翠禽无语。-- 出自《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作者:[元]马熙
- 无语。-- 出自《石州引/石州慢》作者:[宋]谢懋
- 倚栏无语。-- 出自《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作者:[宋]黄公度
- 无语凭栏杆。-- 出自《菩萨蛮·高楼目断南来翼》作者:[宋]黄公度
- 花无语。-- 出自《乌夜啼·淡烟疏雨新秋》作者:[元]王庭筠
- 觉来无语。-- 出自《点绛唇 赋梅》作者:[元]张弘范
- 愁无语。-- 出自《点绛唇·独上高楼》作者:[元]张弘范
- 柳外绿阴重,绿阴行远风。-- 出自《酒边次徐灵渊韵》作者:[宋]叶茵
- 过了红芳又绿阴,绿阴多处觉春深。-- 出自《晚春》作者:[宋]葛绍体
- 绿阴寒。-- 出自《花间诉衷情 追配曹居竹翁旧作》作者:[元]邵亨贞
- 绿阴寒。-- 出自《花间诉衷情 追配曹居竹翁旧作》作者:[元]邵亨贞
- 绿阴红雨。-- 出自《减字木兰花·绿阴红雨》作者:[宋]赵彦端
- 绿阴清书。-- 出自《一井金》作者:[宋]李鼐
- 绿阴清书。-- 出自《一井金》作者:[元]元好问
- 绿阴稀。-- 出自《江城子·新篁初上箨龙陂》作者:[宋]王之道
- 岞崿下相崩。-- 出自《渡连圻诗》作者:[南北朝]何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