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捕蝗》 翁妪妇子相催行,官遣捕蝗赤日里。

翁妪妇子相催行,官遣捕蝗赤日里。

意思:老头老太太妇女相催行,官派遣捕蝗虫赤天里。

出自作者[宋]郑獬的《捕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翁妪妇子在官差驱使下,为了捕蝗而不得不日行的情况。赤日当空,田中蝗满,但蝗虫已经把田地吞噬得差不多了,穗头密集如排指,可见蝗灾之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齐声驱赶蝗虫,用坑火照明,捕获一些蝗虫以换取微薄的粟米。然而,即使捕得一斗蝗虫,又会生出百斗新蝗子,这无疑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再次破坏。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蝗虫的贪婪和农民的无奈,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与蝗虫一样的贪婪本质。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向地主交租交税,而地主则利用权力压迫他们,使他们不得不为了微薄的收入而疲于奔命。这种压迫和剥削的关系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捕蝗的过程,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中官僚腐败的痛恨。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驱使农民捕蝗,却不顾他们的生死和劳动成果的破坏。这种不公不义的现象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农民的饥饿和无奈,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他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捕蝗,但即使捕到蝗虫也无法换取足够的粟米来填饱肚子。这种饥饿和无奈的生活状态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揭示,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中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它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翁妪妇子相催行,官遣捕蝗赤日里。
蝗满田中不见田,穗头栉栉如排指。
凿坑篝火齐声驱,腹饱翅短飞不起。
囊提籯负输入官,换官仓粟能得几。
虽然捕得一斗蝗,又生百斗新蝗子。
只应食尽田中禾,饿杀农夫方始死。
作者介绍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关键词解释

  • 赤日

    读音:chì rì

    繁体字:赤日

    意思:
     1.红日;烈日。
      ▶唐·杜甫《晚晴》诗:“南天三旬苦雾开,赤日照耀从西来。”
      ▶宋·王安石《元丰行示德逢》:“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
      

  • 翁妪

    读音:wēng yù

    繁体字:翁嫗

    意思:(翁妪,翁妪)
    老翁老妇的并称。多指老年夫妇。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捉搦歌》:“天生男女共一处,但得两个成翁妪。”
      ▶唐·韩愈《谴疟鬼》诗:“乘秋作寒热,

  • 妇子

    读音:fù zǐ

    繁体字:婦子

    意思:(妇子,妇子)

     1.妻与子。
     
     2.指妻子儿女。
      ▶《诗•豳风•七月》:“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后汉书•孔融传》:“

  • 行官

    读音:xíng guān

    繁体字:行官

    意思:
     1.唐代官名。称受上官差遣,往来四方干办公事者。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行官自南迴,过吉州,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
      ▶《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二

  • 日里

    读音:rì lǐ

    繁体字:日裏

    意思:(日里,日里)
    白天。
      ▶《古今小说•陈希夷四辞朝命》:“假如日里做事是忙,夜间睡去便是闲了。”
      ▶巴金《家》二九:“每天晚上社员们自由地到那里聚会,日里并不开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