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粉泪(56首)》 十三万万债台高,破产惊呼路政糟。

十三万万债台高,破产惊呼路政糟。

意思:13万万债台高,破产惊呼路政糟。

出自作者[现代]陈独秀的《金粉泪(56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讽刺的笔调,描绘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和腐败现象。 首先,“十三万万债台高”是对社会债务高涨的夸张描绘,意味着许多人背负着沉重的债务,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破产惊呼路政糟”是对社会公共设施的讽刺,指出路政管理糟糕到令人惊呼破产。 “太子叼光三百万”是对贪污腐败的揭露,暗示某些人利用职权之便,贪污公款,中饱私囊。 “宗臣外府大荷包”则是对某些人权势的讽刺,暗示某些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而其他人则只能望其项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和腐败现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不满。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关注社会问题,努力改变现状,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社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三万万债台高,破产惊呼路政糟。
太子叼光三百万,宗臣外府大荷包。
作者介绍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二、三大)、中央总书记(四、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1927年7月离开中央。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原属四川)江津。1942年5月逝世。他是杰出的政论家,其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关键词解释

  • 路政

    读音:lù zhèng

    繁体字:路政

    英语:road administration

    意思:有关道路的行政管理。指铁路和公路。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瑰丽的春放。这是你野游的时期。可爱的路政,这里不比中

  • 惊呼

    读音:jīng hū

    繁体字:驚呼

    短语:大声疾呼 号叫 高呼 惊叫 高喊 呼叫 大喊大叫 大叫

    英语:exclamation

    解释:1.亦作\"惊呼\

  • 万万

    读音:wàn wàn

    繁体字:萬萬

    短语:许许多多 成批 大批 巨额 大量 亿万 大宗

    英语:absolutely

    意思:(万万,万万)

     1.指极

  • 债台

    读音:zhài tái

    繁体字:債檯

    解释:1.《汉书.诸侯王表序》\"有逃责之台\"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后因以\"债台\"喻指负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