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无农父千斯庆,税比周人什一轻。
意思:仓没有农民父亲千庆贺,税比周人什轻轻。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和李令放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农村实地考察,看到农民辛勤耕耘,生活困苦,而官吏又层层加租的情况后写下的。作者对农民的疾苦寄予深切的同情,对不恤民力、不恤时局的官吏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并希望官吏们能够体念民间的疾苦,切实减轻人民的负担。
首联“晚田既废麦初耕,冠盖侵星独出城”描绘了农村麦收季节的繁忙景象:晚田已经翻耕完毕,又忙着播种麦子;而官吏们不顾农时,早早地出城催租。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官吏的侵凌,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但见饥寒号岁晚,不闻箫鼓赛秋成”描绘了农民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惨状:他们只能眼看着年景一天天恶化而无可奈何,却听不到箫鼓声和赛秋会的声音。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悲惨处境。
颈联“仓无农父千斯庆,税比周人什一轻”表达了作者对减轻农民负担的期望:希望官府的粮仓里能储满粮食,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千斯仓”之庆;同时希望租税轻于周代十分之一的政策能够真正实行。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减轻农民负担的强烈愿望。
尾联“抚字从来须守令,莫辜圣世念疲氓”直接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官吏:作为地方官吏必须关心农民,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不要辜负了圣明朝廷对疲氓的关怀。这一联既是对地方官吏的期望,也是对他们的鞭策和警告。
全诗通过对农村实地考察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农民的悲惨处境和官吏的残酷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不恤民力、不恤时局的官吏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并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具体措施。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