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家人》 汲水挽车归去好,茯苓日日长松根。

汲水挽车归去好,茯苓日日长松根。

意思:取水拉着车回去好,茯苓天天长松树根。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寄家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孟光家世自清芬,鸿亦幽情慕陇云。
汲水挽车归去好,茯苓日日长松根。》是一首对孟光的赞美诗,通过对孟光家族世代的清芬品德的描绘,以及对于鸿雁对陇云的情有独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清芬品德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孟光家世自清芬”中,“孟光”是东汉梁鸿之妻,以德行著称,“清芬”则指家族世代以来的高尚品德。诗人以此赞扬孟光家族的品德高尚,表达了对这种品德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鸿亦幽情慕陇云”中的“鸿”代指大雁,诗人用“幽情”来形容大雁对于陇云的深情,进一步表达了对清芬品德的向往。 第三句“汲水挽车归去好”中,诗人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汲水挽车,即辛苦劳作的生活,但诗人却以此为乐,表达了对清贫但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茯苓日日长松根”中,“茯苓”是一种中药材,常常生长在松树根部,“长松根”则象征着长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句诗描绘了松树和茯苓相互依存的关系,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孟光家族世代的清芬品德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孟光家世自清芬,鸿亦幽情慕陇云。
汲水挽车归去好,茯苓日日长松根。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长松

    读音:cháng sōng

    繁体字:長鬆

    意思:(长松,长松)
    药草名。服之可黑鬚髮。
      ▶宋·苏轼《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

  • 茯苓

    读音:fú líng

    繁体字:茯苓

    短语:洋地黄 臭椿 姜黄 黄麻

    英语:tuckahoe

    意思: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中医用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 松根

    读音:sōng gēn

    繁体字:鬆根

    意思:
     1.松树的根。
      ▶唐·王绩《游北山赋》:“杞叶煎羹,松根熘醥。”
      ▶宋·唐慎微《重修政和证类本草•木•松脂》:“松根白皮,主辟谷不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