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青松翠霭间,斜阳倒影入溪湾。
意思:路入青松翠霭间,夕阳倒影入溪湾。
出自作者[宋]李师中的《麦积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句“路入青松翠霭间”描绘了诗人进入青松翠霭环绕的山间小路的情景。青松代表了坚韧和永恒,翠霭则象征着云雾缭绕的神秘和美丽。这句诗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仿佛诗人已经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斜阳倒影入溪湾”则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溪水上,倒映在湾湾的水面,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句诗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此中猿鹤休相笑”一句,诗人借用了谢傅东归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猿鹤在这里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猿鹤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过上一种宁静、自由的生活。
最后一句“谢傅东归自有山”,诗人以谢傅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这句诗充满了诗人的豪情和自信,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相关句子
- 露湿青松细细香,旋呼拄杖踏斜阳。-- 出自《青溪道中行古松间因少留瀹茶而行》作者:[宋]陆游
- *映溪湾。-- 出自《浪淘沙 拟遗山 浙江秋兴》作者:[元]邵亨贞
- *映溪湾。-- 出自《浪淘沙 拟遗山 浙江秋兴》作者:[元]邵亨贞
- 山远抱溪湾。-- 出自《菩萨蛮 回文题扇图》作者:[元]王寂
- 溪翁想像住溪湾。-- 出自《虞美人 题钱德钧水村图 延佑丁巳中秋日,德》作者:[元]汤弥昌
- 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 出自《真珠帘·翠虬夭矫拿苍玉》作者:[宋]王质
- 一个茅庐何处,小桥古木溪湾。-- 出自《题青山白云》作者:[元]张昱
-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出自《青松》作者:[现代]陈毅
- 金界青松映。-- 出自《菩萨蛮·画船横绝湖波练》作者:[宋]汤思退
- 青松偃蹇。-- 出自《清平乐·青松偃蹇》作者:[元]刘因
- 惟有青松在。-- 出自《清平乐·雪馀寒退》作者:[宋]吴则礼
- 修竹间青松。-- 出自《浪淘沙·修竹间青松》作者:[宋]无名氏
- 青松挺秀萼。-- 出自《杂体诗 殷东阳仲文兴瞩》作者:[南北朝]江淹
- 青松翠筱。-- 出自《减字木兰花·青松翠篠》作者:[宋]向子諲
- 唯有青松在。-- 出自《清平乐·雪馀寒退》作者:[宋]毛滂
- 青松乌柏。-- 出自《清平乐 车厩道中 题杨补之施篷墨梅,卷中他》作者:[元]宋*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风送入斜阳。-- 出自《诉衷情·孤城寒角韵悠》作者:[元]丘处机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暮。-- 出自《点绛唇·古寺萧条》作者:[元]刘秉忠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芳草斜阳路。-- 出自《点绛唇·分袂情怀》作者:[宋]陈允平
- 帆影斜阳里。-- 出自《贺新郎·帆影斜阳里》作者:[宋]黎廷瑞
- 芳草斜阳笛。-- 出自《点绛唇·绿染春波》作者:[宋]李莱老
- 斜阳目断。--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作者:[元]陆留
- 仙路入桃蹊。-- 出自《木阑花慢 苏昌龄过曹云翁贞溪故居,赋词致》作者:[元]邵亨贞
- 村路入江穷。-- 出自《晚泊五洲诗》作者:[南北朝]阴铿
- 征路入云烟。-- 出自《落第西还别魏四懔》作者:[唐]陈子昂
- 路入蓝桥境。-- 出自《贺新郎·路入蓝桥境》作者:[宋]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