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却蜀书宜不读,武侯无可律余身。
意思:焚烧了蜀书应该不读,武侯无法律我身。
出自作者[唐]薛能的《早春书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秦地的新气象和作者的感慨。
首联“百蛮降伏委三秦,锦里风回岁已新”,描绘了秦地的新气象。这里用“百蛮降伏”象征秦地的强大和统一,而“委三秦”则暗示了秦地的安定和统一。同时,“锦里风回岁已新”也描绘了秦地的新气象,就像锦里的风改变了季节,带来了新的生机。
颔联“渠滥水泉花巷湿,日销冰雪柳营春”,进一步描绘了秦地的美丽和生机。水泉泛滥,使得花巷湿漉漉的;冰雪在阳光下逐渐消融,柳营中出现了春天的气息。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秦地的自然之美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颈联“何年道胜苏群物,尽室天涯是旅人。”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无奈。这里用“苏群物”象征着希望和梦想,但现实却是“尽室天涯”,全家都在天涯漂泊,成为了旅人。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焚却蜀书宜不读,武侯无可律余身。”作者用“焚却蜀书”象征着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的破灭。这里用“武侯”象征着忠诚和理想,但现实却是“无可律余身”,无法遵守法律和原则。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的破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秦地的新气象和作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