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塞下二首》 霜连穷海夕,月照大荒秋。

霜连穷海夕,月照大荒秋。

意思:霜连穷海夕,月亮照大荒秋季。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塞下二首》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苍茫的边塞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生活。 以下是对具体诗句的赏析: “路出古云州,风沙吹不休。”这两句诗描绘了古云州的荒凉景象,风沙不断,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艰苦环境。“乌鸢下空碛,驼马渡寒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动物生态,乌鸦和鹰在空旷的沙滩上飞翔,驼马渡过寒冷的河流。 “地旷边声动,天高朔气浮。”这两句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广阔和寂静,同时也展现了北方天气的严寒。“霜连穷海夕,月照大荒秋。”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寒冷和荒凉,霜降在海边,月光照在荒凉的秋景上。 “击鼓番王醉,吹笳汉女愁。”这两句诗描绘了边疆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番王击鼓狂欢,汉女则因笳声而感到忧愁。“龙城若复取,侠士几封侯。”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战争的看法,如果龙城被夺回,那么侠士们将会得到封侯的荣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战争的看法。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路出古云州,风沙吹不休。
乌鸢下空碛,驼马渡寒流。
地旷边声动,天高朔气浮。
霜连穷海夕,月照大荒秋。
击鼓番王醉,吹笳汉女愁。
龙城若复取,侠士几封侯。
作者介绍 石延年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穷海

    读音:qióng hǎi

    繁体字:窮海

    意思:(穷海,穷海)
    僻远的海边。亦指大海。
      ▶《后汉书•耿恭传论》:“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徇禄反

  • 夕月

    读音:xī yuè

    繁体字:夕月

    意思:
     1.傍晚的月亮。
      ▶唐·李白《怨歌行》:“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宋·苏轼《坤成节功德疏文》之七:“右伏以星火西流,方岁功之平秩,夕月既望,昭阴德之致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