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秘书省中忆旧山》 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

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

意思:还是喜欢兰台官吏不是傲慢,回家时应避免移动文章。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秘书省中忆旧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保持清廉品格的坚守。 首句“厌从薄宦校青简”中,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琐碎、乏味的官场生活的厌倦。他使用“薄宦”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官职低微、事务繁杂的情景,“校青简”则进一步展现了他在公务中校对文稿的单调工作。 次句“悔别故山思白云”中,诗人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他使用了“悔别”一词,表达了离开故乡的遗憾和不舍,而“思白云”则进一步传达出他对故乡山水和生活的向往。 末两句“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中,诗人表达了他对保持清廉品格的坚守。他以“兰台”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在官场,但并非傲慢的官吏。同时,他用“归时应免动移文”表示,即使回到故乡,也不会因为官场的不良习气而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清廉品格的坚守,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立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厌从薄宦校青简,悔别故山思白云。
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兰台

    读音:lán tái

    繁体字:蘭檯

    英语:Lantai

    解释:1.战国楚台名。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 2.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 3.泛指宫廷藏书处。 4.指御史台『代的御史中丞掌

  • 移文

    读音:yí wén

    繁体字:移文

    意思:
     1.旧时文体之一。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书。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外国•外夷夸诞》:“其移文乃称一千三百七十六年,但不着年号。”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