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到华阳观旧居》 忆昔初年三十二,当时秋思已难堪。

忆昔初年三十二,当时秋思已难堪。

意思:回忆过去三十二岁,当时秋思已经难以忍受。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重到华阳观旧居》

全文赏析

《忆昔初年三十二,当时秋思已难堪。若为重入华阳院,病鬓愁心四十三。》这首诗以平浅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一位老人的回忆与感慨。 首句“忆昔初年三十二,当时秋思已难堪”,诗人开始就以鲜明的形象,把读者带进他对往事的追忆中。一个“初年”一个“三十二岁”,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当年风华正茂,充满活力的动人情景。然而,“秋思”即“秋思之悲”,已暗示了诗人已步入老年。尽管如此,他仍然希望“重入华阳院”,即重新回到往事的欢乐中。 第二句“若为重入华阳院”,情感进一步深化,再结合前句诗人已经年老体衰,再也无法回到过去那种欢乐的时光,所以用“若为”来表达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最后两句“病鬓愁心四十三”,直接点明诗人的年龄——四十三岁,同时也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病鬓愁心。这两句诗将诗人的形象描绘得更加生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悲凉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回忆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青春和年华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老、世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昔初年三十二,当时秋思已难堪。
若为重入华阳院,病鬓愁心四十三。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秋思

    读音:qiū sì

    繁体字:秋思

    意思: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
      ▶唐·沈佺期《古歌》:“落叶流风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开。”
      ▶宋·苏辙《次韵徐正权谢示闵子庙记及惠纸》:“西溪秋思日盈牋,幕府拘愁学久骞。”

  • 年三十

    引用解释

    农历年最后的一天。 张天翼 《包氏父子》五:“帮个忙,大家客客气气,年三十闹到警察那里去也没意思,对不对?” 柳青 《狠透铁》四:“我记得你解放前连粗米淡饭也吃不饱,年三十也不见其有豆油吃。”

    读音:nián sān shí

  • 难堪

    读音:nán kān

    繁体字:難堪

    英语:(adj) hard to endure

    意思:(难堪,难堪)

     1.不易忍受;承受不了。
      ▶宋·王安石《送黄吉父入京题清凉寺壁》诗

  • 初年

    读音:chū nián

    繁体字:初年

    意思:
     1.一年之初。
      ▶唐·沈佺期《陪幸太平公主南庄》诗:“主第山门起灞川,宸游风景入初年。”
      ▶《旧唐书•音乐志一》:“每初年望夜,又御勤政楼,观灯作乐。”<

  • 三十

    读音:sān shí

    繁体字:三十

    意思:
     1.数词。十的三倍。
      ▶《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