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关门望华山》 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

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

意思:客人看到华山路,三峰高云天。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关门望华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是一首对华山的生动描绘,通过对华山的自然美景和神话传说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 首联“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诗人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华山的高峻挺拔。颔联“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云海景象,给人一种雄浑壮丽之感。颈联“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山的翠微、瀑布等自然景观,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在诗中,作者对华山之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自然美景,更因为它承载着众多的神话传说。诗中提到的“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两句,就表达了作者对华山神话传说的向往和敬畏之情。尾联“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则以一种悠远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华山神灵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华山自然美景和神话传说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神仙传说和神秘文化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
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
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
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
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
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
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
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
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
作者介绍 贾岛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太华

    读音:tài huá

    繁体字:太華

    意思:(太华,太华)
    山名。即西岳华山,在陕西省·华阴县南,因其西有少华山,故称太华。
      ▶《书•禹贡》:“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

  • 三峰

    读音:sān fēng

    繁体字:三峰

    意思:
     1.三山峰。指华山之莲花、毛女、松桧三山峰。
      ▶唐·陶翰《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峰壮。”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摺:“泪添九曲

  • 客路

    读音:kè lù

    繁体字:客路

    意思:
     1.指外乡的路。
      ▶唐·皇甫冉《赴李少府庄失路》诗:“月照烟花迷客路,苍苍何处是伊川?”
     
     2.指旅途。
      ▶唐·戴叔伦《江干》诗:“予生何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