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巡八首(世庙幸承天作)》 蟒服尽颁中帑赐,虎头谁觅贺兰封。

蟒服尽颁中帑赐,虎头谁觅贺兰封。

意思:蟒服都颁发中帑赐,虎头谁找贺兰封。

出自作者[明]尹耕的《南巡八首(世庙幸承天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都护出使边疆,行军使接受陛辞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感慨和敬意。 首联“都护承恩出汉宫,行军使相陛辞同。”描绘了都护出使边疆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的敬意和忠诚。行军使在陛辞时与都护同行,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边疆的重视。 “九边雨露旌旗湿,万乘云烟警跸雄。”描绘了边疆的景象,表达了对边疆的敬意和赞叹。九边地区雨露滋润,旌旗飘扬,表达了对边疆的重视和关怀。万乘云烟警跸雄壮,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敬意和自豪感。 “蟒服尽颁中帑赐,虎头谁觅贺兰封。”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感慨和对人才的敬意。蟒服是皇帝赐给官员的服饰,表达了对皇帝的敬意和对官员的尊重。谁觅贺兰封则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敬意,希望有更多的人才为国家效力。 “朝陵不是瑶池会,按辔真存细柳风。”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敬意和感慨。朝陵是祭祀祖先的活动,表达了对祖先的敬意和对国家的忠诚。按辔真存细柳风则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敬意和谨慎处理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都护出使边疆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的敬意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和国家的感慨和敬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都护承恩出汉宫,行军使相陛辞同。
九边雨露旌旗湿,万乘云烟警跸雄。
蟒服尽颁中帑赐,虎头谁觅贺兰封。
朝陵不是瑶池会,按辔真存细柳风。
¤

关键词解释

  • 贺兰

    读音:hè lán

    繁体字:賀蘭

    英语:Helan

    意思:(贺兰,贺兰)

     1.见“贺兰山”。
     
     2.国名“荷兰”的旧译。
      ▶清·汪仲洋《杂感》诗:“贺兰

  • 虎头

    读音:hǔ tóu

    繁体字:虎頭

    意思:(虎头,虎头)

     1.谓头形似虎,古时以为贵相。
      ▶《东观汉记•班超传》:“相者曰:‘生燕颔虎头,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南史•陈纪下•宣帝》

  • 蟒服

    读音:mǎng fú

    繁体字:蟒服

    意思:即蟒袍。
      ▶清·方苞《安徽布政使李公墓志铭》:“天颜甚喜,赐蟒服,回任俟后命。”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八月十五日,元帅刘、都督李、副元帅

  • 中帑

    读音:zhōng tǎng

    繁体字:中帑

    意思:国库的钱财。
      ▶宋·苏舜钦《览含元殿基》诗:“横赐倾中帑,穷奢役九垓。”
      ▶元·袁裒《远游联句》:“驼峰出天厨,褭蹄锡中帑。”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