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意思: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梧桐花落鸟关关。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长沙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句“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描绘了作者在慈恩寺度过的三个月中的惆怅心情,以及三月末紫桐花凋落和鸟儿的关关鸣叫声给环境带来的凄凉气氛。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时间和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衬托人的情感变化,以花落鸟鸣反衬出人的孤独和寂寥。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他虽然知道曲水边春天相忆的情景,却无奈自己仍然滞留长沙,无法回归。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美好的回忆与现实的无奈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两句,描绘了作者在长沙老去,而环境的变化也让他容颜衰老。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来表达作者对时间的无奈和对青春的怀念。 最后,“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两句,作者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感叹南方也有霜雪,但这些霜雪却落在他的鬓发间,暗示了他的衰老和孤独。这里再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环境的变换与人的衰老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长沙的生活和情感,通过时间和自然环境的衬托,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时间的无奈。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慈恩

    读音:cí ēn

    繁体字:慈恩

    意思:
     1.称上对下的恩惠。
      ▶《三国志•蜀志•刘琰传》:“闲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
      ▶唐·宋之问《上阳宫侍宴应制得林字》诗:“旧渥骖宸御,慈恩忝翰

  • 三月

    读音:sān yuè

    繁体字:三月

    造句:

  • 怅望

    读音:chàng wàng

    繁体字:悵望

    意思:(怅望,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二:“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

  • 桐花

    读音:tóng huā

    繁体字:桐花

    意思:
     1.桐树的花。
      ▶唐·白居易《桐花》诗:“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宋·梅尧臣《问答•送九舅席上作》诗:“桐花正美矞雪乱,家庭玉树须来仪。”<

  • 关关

    读音:guān guān

    繁体字:關關

    英语:Guan guan

    意思:(关关,关关)

     1.鸟类雌雄相和的鸣声。后亦泛指鸟鸣声。
      ▶《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