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追怀稀阔遇,恨不杀身酬。

追怀稀阔遇,恨不杀身酬。

意思:追念很少宽遇到,恨不能杀身酬。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位孤寒士子的生涯和心境。他一生栖栖遑遑,尽管身处困境,却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首联“自惜孤寒士,栖栖到老休”描绘了诗人的形象,他自怜自己是一个孤寒的士子,一生忙碌奔波,直到老去才得以休息。这表达了他一生的辛劳和不易,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自己选择的道路的坚定信念。 颔联“生前浩然弃,殁后所忠求”表达了诗人在生前的选择和追求。他选择了坚守道义,抛弃了世俗的诱惑,死后也仍然追求忠诚于自己的信念。这体现了诗人对于道义的执着和坚守。 颈联“臣草金允赦,帝临丹凤楼”描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贡献和影响。他为国家效力,为金允赦草拟诏书,皇帝在丹凤楼亲自宣读诏书。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也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和地位。 尾联“追怀稀阔遇,恨不杀身酬”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稀疏错落的遭遇的追忆,他遗憾自己未能以身相殉来回报那些美好的遭遇。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于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道义和国家的忠诚和执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遗憾。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惜孤寒士,栖栖到老休。
生前浩然弃,殁后所忠求。
臣草金允赦,帝临丹凤楼。
追怀稀阔遇,恨不杀身酬。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杀身

    读音:shā shēn

    繁体字:殺身

    英语:be killed; be murdered

    意思:(杀身,杀身)
    捨生;丧生。
      ▶《墨子•兼爱中》:“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

  • 追怀

    读音:zhuī huái

    繁体字:追懷

    意思:(追怀,追怀)
    回忆;追念。
      ▶《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宋·苏辙《巫山赋》:“追怀楚襄之放意肆志兮,泝江千里而远

  • 稀阔

    读音:xī kuò

    繁体字:稀闊

    意思:(稀阔,稀阔)
    犹稀疏。
      ▶《后汉书•南匈奴传》:“遂内怀猜惧,庭会稀阔。”
      ▶宋·范成大《重九独坐玉麟堂》诗:“人生笑口真稀阔,况值官忙闵雨时。”参见“稀疏”。

  • 不杀

    读音:bù shā

    繁体字:不殺

    意思:(不杀,不杀)
    I

     1.不断其命。
       ▶《谷梁传•僖公九年》:“葵丘之会,陈牲而不杀。”
       ▶杨士勛疏:“虽盟而不歃血谓之不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