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赵侍朗被召》 岁课未书先报政,诏封频趣定调元。

岁课未书先报政,诏封频趣定调元。

意思:每年的赋税没有书先报政,下诏封多次催促定调元。

出自作者[宋]曹彦约的《送赵侍朗被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某位将领的赞美和评价,通过对他的文采、政治才能、行政方式以及他对人民的爱护等方面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赏。 首句“大纛高牙占帅垣,甘泉人物帝王孙”描绘了这位将领在军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出身于帝王家族。大纛高牙,是军队的标志,暗示了他的军事才能。甘泉人物帝王孙,则表达了他出身显赫,具有帝王风范。 “文如贺白尤寒素,政似龚典更本原。”这两句描述了他的文学风格和政治风格。他的文章风格像贺白一样朴素,政治政策则像龚典一样有本原,即他的政策是基于实际情况和人民利益。 “岁课未书先报政,诏封频趣定调元。”这两句描述了他的行政方式。他提前预测并处理了即将出现的困难,他的政策调整得当,得到了人民的认可。 最后两句“欲知惠爱今多少,水满长川月满村。”是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人民对他的爱戴和感激。水满长川月满村,不仅描绘了美好的自然环境,也象征着这位将领给人民带来的福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这位将领的赞美和评价,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民利益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纛高牙占帅垣,甘泉人物帝王孙。
文如贺白尤寒素,政似龚典更本原。
岁课未书先报政,诏封频趣定调元。
欲知惠爱今多少,水满长川月满村。

关键词解释

  • 定调

    读音:dìng diào

    繁体字:定調

    造句:

  • 岁课

    读音:suì kè

    繁体字:歲課

    意思:(岁课,岁课)

     1.汉时,每年从太学中选任官吏的考试。
      ▶《汉书•儒林传序》:“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
     

  • 调元

    读音:tiáo yuán

    繁体字:調元

    意思:(调元,调元)

     1.谓调和阴阳,执掌大政。多用以指为宰相。
      ▶唐·李益《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诗:“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
      ▶元·柳贯《江浙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