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月寺》 湖山深秀有何处,水月池中桂影多。

湖山深秀有何处,水月池中桂影多。

意思:湖山深秀有什么地方,水月池中桂影多。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水月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秀美的氛围。诗中的“千尺长松挂薜萝”描绘了一棵高耸入云的长松,树上挂满了薜荔和女萝,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接着,“梯云岭上一声歌”描绘了在云雾缭绕的山岭上,传来了清脆悦耳的歌声,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湖山深秀有何处”一句提问,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湖山的美景到底在哪里呢?最后,“水月池中桂影多”给出了答案,原来美景就在水月池中的桂树影子里。这一句通过水中的月影和桂树的倒影,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意境,令人陶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尺长松挂薜萝,梯云岭上一声歌。
湖山深秀有何处,水月池中桂影多。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湖山

    读音:hú shān

    繁体字:湖山

    意思:
     1.湖水与山峦。
      ▶唐·元稹《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杜牧《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 水月

    引用解释

    1.水和月。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 宋 杨万里 《夜离零陵留二绝简诸友》:“思归日日只空言,一棹今真水月间。”

    2.指明净如水的月亮。 唐 郑谷 《南康郡牧陆肱郎中辟许棠先辈为郡从事有寄赠》诗:“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花月痕》第十回:“小饮偶然邀水月,謫居犹得住 蓬莱 。

  • 深秀

    读音:shēn xiù

    繁体字:深秀

    意思:
     1.指山色幽深秀丽。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明·宋濂《琅琊山游记》:“惜乎山皆童而无蔚然深秀之趣。”
     

  • 有何

    读音:yǒu hé

    繁体字:有何

    意思:有什么。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几日试来那几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传示、有何书信?”
      ▶《水浒传》第五三回:“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躬身禀复:‘我师

  • 月池

    读音:yuè chí

    繁体字:月池

    意思:
     1.月光所照之池。
      ▶南朝·齐·谢朓《别王丞僧孺诗》:“花树杂为锦,月池皎如练。”
      ▶元·王恽《游百家岩杂诗》:“月池悬熘落苍洼,巖窦分居可百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