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和》 中令园陪承相游,百分劝酒不须愁。

中令园陪承相游,百分劝酒不须愁。

意思:中令园陪承相游,百分劝酒不用愁。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又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园的图景,表达了诗人陪伴相游、劝酒尽欢的情感,同时又含蓄地提出了对春光逝去、花落人散的忧虑。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首句“中令园陪承相游”,直接点明了诗人陪伴相游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春光的欢乐心情。“百分劝酒不须愁”,则表现了诗人劝酒尽欢的情感,希望通过饮酒来消解可能的忧虑。 三、四句“春风陌上醒归去,只恐更为桃李羞”,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描述春风唤醒花朵,表达了诗人对春光逝去、花落人散的忧虑。其中,“醒归去”三字,生动地表现了春风唤醒花朵,花朵随之凋零的场景,寓意着春光的流逝。而“只恐更为桃李羞”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花落景象的惋惜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对春日游园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春光、生命的珍视与感慨。同时,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意象,使得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中令园陪承相游,百分劝酒不须愁。
春风陌上醒归去,只恐更为桃李羞。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劝酒

    读音:quàn jiǔ

    繁体字:勸酒

    英语:urge the guests to drink

    意思:(劝酒,劝酒)
    劝人饮酒。
      ▶唐·钱起《秋夜梁七兵曹同宿》诗之二:“老夫相劝酒,稚子

  • 不须

    读音:bù xū

    繁体字:不須

    意思:(不须,不须)
    不用;不必。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绿

  • 百分

    读音:bǎi fēn

    繁体字:百分

    意思:
     1.犹满杯。
      ▶宋·晏殊《木兰花》词:“百分芳酒祝长春,再拜歛容抬粉面。”
     
     2.指诸天神圣的全图。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天地桌

  • 中令

    读音:zhōng lìng

    繁体字:中令

    意思:
     1.中书令的省称。
      ▶晋檀道鸾《续晋阳秋》:“王献之为中令。
      ▶献之少而标迈,不寻常贯,为一时风流之冠。
      ▶献之卒,以王玟为中书令。世谓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