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只向花梢驻。
意思:斜阳只向花梢停。
出自作者[宋]韩元吉的《贺圣朝·斜阳只向花梢驻》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深哀愁和不舍。
首先,诗的开头“斜阳只向花梢驻。似愁君西去”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画面,它似乎在为即将离别的你感到忧愁。这里的“斜阳”和“花梢”都是典型的离别场景的象征,夕阳常常被用来比喻离别和结束,而花梢则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归宿或希望。这里的“驻”字更是表达了时间的紧迫和离别的迫近。
“清歌也便做阳关,更朝来风雨”这两句诗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离别的人唱起了离别的歌曲,而随后而来的风雨更增添了离别的哀愁。这里的“清歌”和“阳关”都是离别时常用的象征,阳关是送别时常用的歌曲,而清歌则常常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
“佳人莫道,一杯须近,总眉峰偷聚”这几句诗表达了离别的人对彼此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他们希望在最后的时刻能够在一起,即使只有短暂的一杯酒的时间,也希望能够在一起。这里的“佳人”指的是对方,“眉峰”则常常用来比喻人的眉毛,这里也暗指彼此的相貌。
最后,“明年归诏上鸾台,记别离难处”这两句诗表达了离别的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别离的回忆。他们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相见,而回忆起过去的别离也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篇。
相关句子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风送入斜阳。-- 出自《诉衷情·孤城寒角韵悠》作者:[元]丘处机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暮。-- 出自《点绛唇·古寺萧条》作者:[元]刘秉忠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芳草斜阳路。-- 出自《点绛唇·分袂情怀》作者:[宋]陈允平
- 帆影斜阳里。-- 出自《贺新郎·帆影斜阳里》作者:[宋]黎廷瑞
- 芳草斜阳笛。-- 出自《点绛唇·绿染春波》作者:[宋]李莱老
- 斜阳目断。--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作者:[元]陆留
- 只向林东问。-- 出自《菩萨蛮 春雪后,访友东山》作者:[元]刘敏中
- 只向湖中养一身。-- 出自《渔父·如何小小作丝纶》作者:[元]吴镇
- 只向武陵南渡。-- 出自《桃源忆故人·催花一霎清明雨》作者:[宋]王庭珪
- 谩只向、尘中奔走。-- 出自《贺新郎 残词见呜鹤余音卷四》作者:[元]陈益之
- 只向路旁握手共沉-- 出自《虞美人·无情世事催人老》作者:[元]邵亨贞
- 白云只向檐头宿。-- 出自《菩萨蛮·游人占却岩中屋》作者:[宋]辛弃疾
- 只向江边绊客愁。-- 出自《减字木兰花·柳丝摇翠》作者:[宋]赵长卿
- 蜜在花梢熟。-- 出自《点绛唇·蜡换梅姿》作者:[宋]王十朋
- 渐出花梢上。-- 出自《菩萨蛮·彩旗画柱清明後》作者:[宋]李元膺
- 洒作花梢雨。-- 出自《桃源忆故人·芳菲已有东风露》作者:[宋]赵子发
- 笑指花梢待。-- 出自《菩萨蛮·丝丝杨柳莺声近》作者:[宋]楼枎
- 花梢红未足。-- 出自《东坡引·花梢红未足》作者:[宋]辛弃疾
- 应上花梢住。-- 出自《点绛唇·珠幰霜蕤》作者:[宋]王之道
- 寒日花梢短。-- 出自《虞美人·玉奁香细流苏暖》作者:[宋]陈允平
- 驻行云。-- 出自《江神子/江城子》作者:[宋]谢薖
- 驻江干。-- 出自《江城子 送赵致堂》作者:[元]王结
- 驻狂风。-- 出自《江南弄 龙笛曲》作者:[南北朝]萧衍
- 金马驻。-- 出自《青莲池上客 继重阳韵》作者:[元]马钰
- 门前车马驻。-- 出自《菩萨蛮 山居遣兴》作者:[元]刘敏中
- 驻行舟。-- 出自《西楼子/相见欢》作者:[宋]蔡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