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升元阁》 登高始觉太虚宽,白雪须知唱和难。

登高始觉太虚宽,白雪须知唱和难。

意思:登上高处开始觉得太空宽,白雪须知唱和困难。

出自作者[唐]李建勋的《登升元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登高始觉太虚宽,白雪须知唱和难》是一首描绘登高望远,欣赏美景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喜悦之情。 首句“登高始觉太虚宽”,诗人登高远眺,视野开阔,感受到空间的宽广。这里的“太虚”指的是天空,诗人通过登高的行动,亲自体验到了天空的辽阔无垠,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的理解。 “白雪须知唱和难”一句,诗人以白雪为喻,表达了与自然对话的困难。这里的“唱和”指的是相互呼应、相互衬托,需要双方都有一定的默契和理解。而白雪的洁白无瑕、高雅脱俗,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追求和理想。 “云渡琐窗金榜湿”一句,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透过窗户看到云雾湿漉漉的样子,形象生动。而“月移珠箔水精寒”一句,则描绘了月光照耀下晶莹剔透的水珠,给人以清冷之感。 “九天星象帘前见”和“六代城池直下观”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历史的思考。 最后两句“唯有上层人未到,金乌飞过拂阑干”,诗人以一种遗憾的语气表达了对那些未能登上高楼、欣赏美景的人的惋惜之情。同时,“金乌飞过拂阑干”也暗示了登高远眺的重要性,只有通过登高的行动,才能真正领略到自然的美丽和壮观。 整首诗以登高远眺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能登上高楼欣赏美景的人的惋惜之情,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登高始觉太虚宽,白雪须知唱和难。
云渡琐窗金榜湿,月移珠箔水精寒。
九天星象帘前见,六代城池直下观。
唯有上层人未到,金乌飞过拂阑干。
作者介绍
李建勋[公元八七二年左右至九五二年]字致尧,广陵人,南唐大臣 [1]  。(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年约八十一岁。

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公元九四一年)放还私第。嗣主李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年已八十。时宋齐丘隐居洪州西山,建勋常往造谒致敬。后归高安别墅,一夕,无病而终。建勋著有钟山集二十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太虚

    读音:tài xū

    繁体字:太虛

    英语:great void; the universe

    意思:(太虚,太虚)

     1.谓空寂玄奥之境。
      ▶《庄子•知北游》:“是以不过乎崑崙,

  • 唱和

    读音:chàng hè

    繁体字:唱和

    短语:和 一唱一和

    英语:responsory

    意思:
     1.歌唱时此唱彼和。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 登高

    读音:dēng gāo

    繁体字:登高

    短语:

    英语:uphill

    意思:
     1.升至高处。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和难

    读音:hé nán

    繁体字:和難

    意思:(和难,和难)
    和解冤仇。
      ▶《周礼•地官•调人》:“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凡和难,父之雠,辟诸海外;兄弟之雠,辟诸千里之外。”
      ▶郑玄注:“难,相与为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